起风!32国凑齐80万军队,武契奇被逼到墙角,中国要拉老朋友一把。就在俄乌战争进行的同时,他们的好朋友塞尔维亚也遇到了麻烦。武契奇被32个国家集体围攻,逼到了墙角,这是怎么回事呢? 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推进,乌克兰那边也扛得挺猛,虽然有点疲态,但还没到认输的地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欧洲那边又开始整大动作了。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公开说,北约32个成员国要准备好一支80万人的部队,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实打实的计划,如果俄罗斯真要扩大冲突,他们就能快速调动。德国这边带头,承诺提供更多旅级单位,每个旅大概5000人,总共涉及20万件军事装备的运输。北约秘书长也表态,这套方案是为了应对俄罗斯可能的进一步行动,德国将军卡斯滕·布罗伊尔在采访中提到,他们已经在规划怎么通过欧洲公路和铁路把部队和装备运到东线边境。这事一出,俄罗斯那边自然没被吓住,但塞尔维亚却成了夹在中间的那个倒霉蛋。 塞尔维亚跟俄罗斯关系一直铁,能源上特别依赖,天然气80%以上来自俄罗斯,石油也大多靠俄方供应。可因为俄乌战争,美国从2022年起就层层加码制裁俄罗斯能源企业,到2025年1月10日,直接把矛头对准了俄罗斯的Gazprom Neft,这家公司是塞尔维亚石油工业公司NIS的最大股东,持股44.9%,加上Gazprom的11.3%,俄罗斯总共控制了NIS的56.2%。塞尔维亚政府只占29.9%,剩下的散户股份。NIS是塞尔维亚唯一的炼油厂,负责全国80%的石油供应,美国一制裁,NIS的银行账户就被冻结,原油进口中断,克罗地亚那边也跟着关了阿德里亚石油管道,这管道是NIS的主要原油来源。结果呢,塞尔维亚一下子面临能源短缺,炼油厂库存只够用到11月底,要是没油,国家交通、工业都得瘫痪。 武契奇作为塞尔维亚总统,这时候真是左右为难。他之前说过塞尔维亚会跟欧盟一起制裁俄罗斯,但实际动作拖拖拉拉,没完全落实。现在美国直接施压,要求塞尔维亚把俄罗斯股东踢出NIS,不然制裁升级。武契奇在公开讲话中说,这就像被推到墙角,没退路。一方面,塞尔维亚不想彻底跟俄罗斯翻脸,毕竟历史渊源深,天然气合同还握在俄方手里;另一方面,如果不处理NIS的俄罗斯股份,整个国家冬天都过不去,燃料短缺会引发社会动荡。武契奇还指责俄罗斯用短期天然气合同卡塞尔维亚的脖子,阻止他们国有化NIS。他强调塞尔维亚不想没收俄罗斯资产,但必须找解决方案。美国给了塞尔维亚三个月的宽限期,到2026年2月13日,必须找到买家把俄罗斯股份买回来,否则NIS就彻底停摆。 这事闹得塞尔维亚上下都紧张,武契奇在议会和媒体上反复解释,说政府会溢价收购,避免强制措施。俄罗斯那边也松口了,Gazprom Neft和Gazprom同意出售股份,但价格得谈,塞尔维亚准备多付钱来换取平稳过渡。北约的80万部队计划虽然是针对俄罗斯的,但间接把塞尔维亚卷进去,因为塞尔维亚没加入北约,还在欧盟候选国边缘徘徊,能源依赖俄罗斯让它成了西方施压的软肋。美国不光对塞尔维亚这样,对全球都用关税和制裁威胁别国别买俄罗斯石油,这套霸权玩法在塞尔维亚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塞尔维亚快扛不住的时候,中国伸出手来帮一把。中塞关系这些年越来越近,2024年5月,中国和塞尔维亚签署构建“共享未来”协议,塞尔维亚成了第一个这么做的欧洲国家。贸易上,2024年7月1日,中塞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塞尔维亚95%的出口到中国零关税,中国那边也开放市场。基础设施合作是重点,匈塞铁路就是典型例子。这条铁路全长341.7公里,塞尔维亚段183.1公里,2025年10月9日开通了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的定期列车服务,中国企业参与建设和管理。这铁路不光连通匈牙利和塞尔维亚,还接上中欧班列,能让塞尔维亚从中国和中亚进口更多货物,包括能源相关物资。以前塞尔维亚石油只靠俄罗斯一条路,现在通过铁路,能多元化供应,缓解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中国还承诺在能源和物流上加大支持,武契奇讨论怎么用铁路扩大贸易。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不少,涉及矿山、公路、桥梁,这些都能间接帮塞尔维亚稳住经济。比起西方的制裁压力,中国这种合作方式更注重互利,没那么多附加条件。塞尔维亚政府也表态,会用这机会探索替代能源进口,避免冬天断油断气。 整个事件暴露了欧洲能源格局的脆弱,塞尔维亚夹在俄美之间,武契奇得小心平衡。北约的部队计划让局势更紧绷,俄罗斯可能在5到8年内有能力挑战北约,德国官员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塞尔维亚不想卷入大国博弈,但能源危机逼着它调整。最终,塞尔维亚通过谈判买回NIS股份,俄乌战争还在继续,塞尔维亚的麻烦提醒大家,小国在夹缝中求生不容易,得找准伙伴才能过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