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自成立之初便以“开源、非营利”为核心承诺,然而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这一

马力在知群 2025-11-18 20:07:07

OpenAI自成立之初便以“开源、非营利”为核心承诺,然而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这一初心逐渐背离,最终引发与创始人马斯克的尖锐矛盾。 这场冲突不仅揭开了AI巨头内部的权力博弈,更成为马斯克另起炉灶、押注xAI的导火索。从起诉OpenAI要求恢复开源,到打造全球最强AI超级计算机、推出号称“超越博士水平”的Grok4大模型,马斯克正以一场耗资百亿的豪赌,试图在AI赛道实现对昔日对手的弯道超车。 OpenAI的争议本质是商业利益与开源初心的冲突。随着公司体量增长,其“非营利”定位逐渐模糊,这让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创始成员难以接受。矛盾激化下,马斯克直接起诉OpenAI,要求其恢复开源状态。 这场外部诉讼之外,OpenAI内部更是上演了激烈的权力斗争:当初共同创办公司的首席科学家伊尔亚,因与CEO奥特曼理念不合,联合董事会发动“宫斗”试图驱逐奥特曼。 不过,奥特曼凭借公司员工的广泛支持赢得了这场博弈,事件结局颇具戏剧性——包括伊尔亚在内的一众高管,先在社交平台向奥特曼“表忠心”,随后却纷纷从公司离职。 愤怒之余,马斯克在2023年正式成立xAI,开启了对AI领域的全面布局。他的核心策略是“算力至上”,坚信“大力出奇迹”。 为支撑这一理念,xAI直接复用特斯拉超级工厂的建设经验,仅用122天就建成包含10万块英伟达H100GPU的集群,后续又用92天将规模扩展至20万块H100和H200。 这一算力集群的投入堪称惊人:单是20万块GPU的采购成本就接近70亿美元,所需电力相当于25万户家庭的用电量,堪比一座小城市的能耗。 马斯克的野心不止于此,他计划在2025年底将GPU数量扩至100万,若实现,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计算设施,甚至超过部分国家的总计算能力。 如此巨额的投入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撑。目前xAI已融资约171亿美元,但这场豪赌仍面临“烧钱”压力——公司每月都在消耗大量资金。 对马斯克而言,他急需一场实质性胜利来证明自身实力:只有让市场相信xAI有可能赢,才能吸引更多资本和人才倾斜,为后续融资铺路,而Grok4大模型的发布正是这场证明战的关键一步。 马斯克在发布会上自信宣称,Grok4是“目前最聪明的AI,每个学科都超过博士水平”,这一断言的底气来自其在超级难题库的测试表现。 该难题库包含2000多道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学、哲学等领域的“人类最后考试”级题目,难度极高——比如数学中抽象的范畴论自然变换问题、有机化学的电环化反应机制,连人类博士都难以应对,马斯克称人类最乐观情况下正确率仅5%。 而Grok4常规版本得分26.9%,Heavy重型版本更是达到44.4%,远超谷歌Gemini2.5Pro的21%,刷新了AI大模型的测试纪录。在其他顶级测试中,Grok4也基本横扫榜单,展现出当前行业的最强水平。 Grok4的突破得益于“多智能体协作技术”:多个Grok4智能体并行独立思考同一问题,通过相互比较成果、分享关键方案,最终协作得出最优答案。 这种模式大幅提升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推理准确性,发布会现场的案例便能佐证——AI生成的黑洞碰撞可视化图像基本准确,思维链中还详细解释了物理近似方法、波幅放大原因及广义相对论效应处理方式,甚至引用本科生引力波教材作为参考,严谨性达到专业研究员水平。 更令人意外的是,Grok4已具备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能力,当被要求找出X平台上头像最“诡异”的xAI员工时,它准确识别出一位头像搞怪的研究员,打破了“人类在审美文化领域不可替代”的固有认知。 在商业应用上,xAI的试水充满争议却精准踩中趋势。Grok4推出的“AI女友”功能,让用户与二次元美少女聊天、互动,其“博士智商+萌系人设”的冲突感虽强,却切中了庞大的单身经济市场。 仅中国20-40岁单身人群就达3亿,相当于美国总人口,全球范围内单身消费潜力巨大,这也让“AI女友”一经推出便吸引大量用户。 此外,Grok4在实用场景中的表现同样亮眼:运营自动售货机时,它能自主联系供应商、制定价格、调整销售策略,模拟净资产达到4694美元,是此前最高模型Claude Opus 4的两倍。 马斯克甚至开玩笑称,若布局一百万部AI运营的自动售货机,年利润可达47亿美元,这预示着AI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巨大冲击。 从OpenAI的初心争议到xAI的百亿豪赌,马斯克的AI布局既展现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也揭示了行业变革的必然性。 对普通人而言,无需过度担忧AI替代,更应关注如何抓住这场历史性变革的机遇——将AI应用于各行各业,让技术成为创造价值的工具。 正如马斯克用Grok4证明的,AI的潜力远不止于实验室里的测试分数,更藏在每一个待挖掘的商业场景中,而这正是未来趋势的核心所在。

0 阅读:0
马力在知群

马力在知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