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子家里暖气漏水,工人上门维修时,看她自己在家,突然亲了她一口,亲完还对她呵呵笑…… 河南郑州白女士的遭遇,让不少独居女性看完后都攥紧了拳头。冬天刚到,家里暖气管子就跟闹脾气似的,阀门处滴答滴答漏个不停,地板都浸得发潮。 独自在家的她没敢耽误,赶紧联系小区物业,没多久物业安排的维修工就上门了,谁也没想到,这扇为解决麻烦打开的门,会让她遭遇更窝心的事。 维修工进门后直奔漏水点,蹲在客厅的柜子旁检查。白女士见柜底光线暗,怕师傅看不清楚,主动找了个手电筒蹲在对面帮忙照明,两人之间也就隔着半米的距离。 就在她聚精会神盯着师傅手里工具的时候,突然感觉额头一热,一个带着烟味的唇瓣贴了上来维修工竟然亲了她的额头。 那一瞬间白女士整个人都僵住了,手里的手电筒“啪嗒”一声磕在柜角,光线晃得人眼晕。还没等她反应过来,抬头就撞见维修工直起身,对着她咧开嘴“呵呵”笑了两声。 那笑容没有丝毫歉意,反倒透着股说不清的暧昧,让她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当时家里就我们两个人,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又怕又恶心得慌。”事后说起这段,白女士的声音还带着颤抖。 慌乱过后,强烈的被侵犯感让她立刻清醒过来。 她一把拉住正要转身的维修工,明确告诉他“不许走”,同时快步走到门口,掏出手机先给物业打了电话,对着听筒急促地说明情况,要求楼管马上过来。挂了物业的电话,她又立刻拨通110,握着手机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直到听见电话那头“马上出警”的回应,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 民警和物业楼管几乎同时赶到。面对询问,维修工的说法和白女士的描述完全是两回事。他说自己当时低头检查阀门太久,起身时头晕了一下没掌握好距离,是嘴巴“不小心磕到”白女士的额头,至于那两声笑,纯粹是因为尴尬,想缓和气氛才有的下意识反应,绝不是故意骚扰。 可这样的解释在白女士看来根本站不住脚。 她当着民警的面,和楼管一起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两人都是蹲姿,起身时头部会自然向上,怎么会精准地“磕”到对面人的额头?更何况那明显是唇瓣贴合的触感,绝非意外碰撞能解释的。更让她寒心的是物业的态度,楼管听完后只轻飘飘地说“这是工人的个人行为”,言外之意就是想把责任摘干净,和物业没半点关系。 民警因为现场没有监控,暂时无法定性,只能先让维修工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白女士越想越委屈,等丈夫下班回家一说,丈夫气得当即就要去找维修工理论,冷静下来后,夫妻俩一致决定:必须讨个公道。 可他们找物业交涉了好几次,对方始终以“个人行为”推脱,维修工更是再也没露过面,连句道歉都没有。 走投无路的白女士想起了本地知名的民生栏目“小莉帮忙”,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联系了记者。在镜头前,她再次还原了当时的场景,还找来工作人员模拟维修工的动作,反复演示后大家都觉得“意外磕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记者带着疑问找到物业和维修工的用人单位,对方依旧避重就轻,直到律师介入后,事情才出现转机。 律师明确表示,物业作为服务对接方,把人引进业主家门,就有义务做好人员筛选和管理,不能一句“个人行为”就撇清责任;而维修工的用人单位,更要承担“替代责任”,员工在工作中出了问题,老板必须站出来解决。 这番话点醒了所有人,这从来不是简单的“邻里纠纷”,而是服务链条管理漏洞埋下的隐患。 事件曝光后,网友的讨论炸开了锅。有人说自己也遇到过上门服务人员的轻佻举动,因为怕麻烦没敢声张;有人怒批物业和用人单位不作为,是在纵容风险;更多人在为白女士的果断点赞,觉得遇到侵犯就该勇敢站出来。 目前,在媒体和舆论的压力下,维修工的用人单位终于出面,向白女士诚恳道歉,物业也承诺会加强人员管理,后续赔偿事宜正在协商中。但这件事留下的思考远没结束,对独居女性来说,打开家门迎接服务人员的瞬间,本应是安心而非忐忑;对服务行业而言,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从来都该是底线而非加分项。 就像白女士说的,她要的不只是一句道歉,而是希望以后再也没人遇到这种事。这或许就是这场风波最大的意义,它提醒着每个相关方,责任链条不能断,唯有把安全防线织得更密,才能让每个开门迎客的人,都能踏实又安心。 信息来源:民生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