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在美国霸权阴影下,一位中国芯片专家陈正坤突遭全球通缉,罪名是窃取美光技术,这场跨国风波背后藏着什么阴谋?结局会如何逆转? 在全球科技赛道上,美国总爱当老大,动不动就用各种手段卡别人脖子。回想日本半导体那段历史,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芯片市场份额占全球一半多,技术还领先美国。结果美国不乐意了,推出什么半导体协议,逼日本让出市场,还得分享技术。日本企业没法,只能照办,丢了主导权。这套路美国用得顺手,现在中国芯片起来,他们又故伎重演。目的很简单,就是不想让别人分蛋糕,维持自己垄断地位。中国芯片产业这些年突飞猛进,从依赖进口到逐步自给,触动了美国神经。所以他们盯上福建晋华这样的企业,找借口打压。 福建晋华是2016年成立的,专攻内存芯片,目标是帮中国补上短板。陈正坤本来在美光台湾子公司干活,2015年7月辞职,转去台湾联电。联电是台湾大厂,帮晋华做技术合作。2017年初,陈正坤当上晋华总裁,负责推动DRAM项目。这项目要是成,就能让中国内存芯片多占点市场份额。美光一看不对劲,觉得自家生意受威胁,就向美国政府告状,说陈正坤带走了核心技术。2018年9月,美国司法部正式起诉,11月公开,说这是经济间谍案,涉及国家安全。晋华和联电都被卷进去,美国还把晋华加到实体清单,禁运零部件。晋华生产线受影响,但没停摆。 2020年6月,事情升级,美国法院批了逮捕令,把陈正坤列为通缉对象。其他两个台湾工程师也上榜。美国说他们偷了美光DRAM技术,帮晋华开发产品。这通缉令一出,美国删了陈正坤的在线论文,断了学术交流。美方还要求中国引渡人,但中美没引渡协议,这事办不成。陈正坤留在国内,避开风险,但国际合作受限。联电那边扛不住,2020年10月认罪,付了6000万美元罚款,还答应配合调查。晋华不认,坚持打官司。法庭审理拖了好几年,美国检察官列出证据,说损失大,但晋华律师反击,说这是独立研发,没偷东西。 官司打到2024年2月,美国旧金山法院判晋华无罪。法官说政府证据不足,没证明非法行为。之前2023年12月,美光和晋华私下和解,撤掉所有互诉。这下通缉令也没戏了,陈正坤摆脱阴影,回到实验室干活,继续搞芯片研究。现在他专注新项目,晋华也恢复正常。中国芯片产业没被压垮,反而更警惕,加大投入。 这事暴露美国单边主义本质,他们用法律当武器,针对中国科技崛起。过去日本吃亏,现在中国不一样,我们有底气硬扛。外交部从头到尾态度坚定,批美国霸权,维护国家利益。结果呢,美国没得逞,我们还从中吸取教训,推动自主创新。芯片领域,华为中芯这些企业顶住压力,突破7纳米啥的,逐步摆脱依赖。国家政策也给力,十四五规划强调科技自立,资金人才都跟上。企业间合作更紧,联电案后,大家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避免落坑。 话说回来,美国这招用多了,也露馅。全球看热闹的国家不少,知道这是地缘政治把戏。中国芯片市场巨大,吸引国际伙伴。晋华案结束,证明我们走对路,坚持开放合作,但核心技术必须自己掌握。陈正坤这经历,典型例子,科学家在国际环境下,得小心,但不能退缩。现在芯片供应链重塑,中国份额上升,美国份额下滑。这趋势继续,我们就能从跟跑到领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