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越南教授说:虽然我不喜欢中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是黄种人里唯一敢和白种人叫

刘强法 2025-11-18 16:17:10

一位越南教授说:虽然我不喜欢中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是黄种人里唯一敢和白种人叫板的国家。是中国人让黄种人在世界上挺起了脊梁。亚洲多次被白种人侵略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不是有中国挡着,亚洲会再次被白种人瓜分。   这位越南教授的观点,其实反映了亚洲许多国家的一种复杂情感,亚洲历史上,白种人的殖民扩张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从16世纪开始,欧洲列强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和英国,陆续登陆亚洲海岸,开启了长达几个世纪的殖民时代。   印度被英国统治,印尼沦为荷兰殖民地,越南则被法国占领,这些侵略不仅仅是军事征服,更是文化、经济上的压制。   白种人通过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强行打开了亚洲的大门,导致亚洲国家纷纷丧失主权。   数据显示,到19世纪末,亚洲近60%的土地被西方列强控制,这种背景下,黄种人往往被视为“次等民族”,在全球事务中缺乏话语权。   中国在近代的抵抗,却为亚洲注入了一股逆流,鸦片战争是中国与白种人正面冲突的起点。   1840年,英国以贸易逆差为借口发动战争,最终迫使清朝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多个通商口岸,这场战争看似中国的失败,但它点燃了亚洲反抗的火种。   随后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虽然内部混乱,但都体现了中国民众对西方侵略的本能抵抗。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成为亚洲黄种人团结的象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以贫弱的国力,独自对抗日本的侵略(日本虽为黄种人国家,但其军国主义行为被视为西方模式的延伸),这间接鼓舞了东南亚国家的独立运动,例如,越南的胡志明就在中国寻求支持,推动了抗法斗争。   中国在冷战时期的角色,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亚洲的“挡箭牌”地位,朝鲜战争是标志性事件。   1950年,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这场战争不仅保住了朝鲜半岛的平衡,更向世界宣告:黄种人国家有能力与西方强国正面较量。   数据表明,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对抗美军,造成对方数万伤亡,这在当时被视为“奇迹”。   越南战争时期,中国向北越慷慨施以援手,在军事与经济领域提供了海量援助,不仅供给武器,还给予专业训练支持,为北越抗击外敌贡献了重要力量,根据解密文件,中国在1965-1973年间,向越南援助了约200亿美元的物资。   这帮助越南最终击败美国,实现统一,这些事件表明,中国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成为亚洲反殖民浪潮的支点。   但为什么说中国是“唯一敢叫板”的国家?这需要从全球视角分析,二战后,许多亚洲国家独立,但多数在军事和经济上依赖西方。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但其外交政策常被视为美国的“附庸”,缺乏独立自主的立场。   印度虽然倡导不结盟运动,但在与西方的冲突中,往往采取妥协态度,例如,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印度未能有效挑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反观中国,从抗美援朝到中苏边界冲突,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外交博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2010年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姿态,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进一步体现了这种敢与西方周旋的底气。   越南教授的言论,也折射出中越关系的微妙性,越南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但近代以来,两国关系起伏不定。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让许多越南人对中国心存芥蒂,然而,在更大的历史框架下,越南的抗法、抗美斗争,都离不开中国的幕后支持。   胡志明曾在广州接受训练,中国提供的物资帮助越南度过了最艰难时期,这种矛盾情感,恰恰说明中国在亚洲地缘政治中的双重角色:既是竞争者,又是保护者。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现在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2022年超过2300亿美元,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让越南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实际影响力。   亚洲如果失去中国这个“挡着”的力量,会面临怎样的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白种人的瓜分从未停止。   19世纪的“瓜分非洲”浪潮,就曾波及亚洲,例如英国在印度、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   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如在日本、韩国的基地,虽带来稳定,但也引发主权争议,如果中国弱化,西方列强可能通过经济或军事手段,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笔者认为这位越南教授的话,点出了一个常被忽视的事实:亚洲的稳定,离不开大国的制衡。   总之,这位越南教授的坦言,让我们重新审视亚洲的历史与未来,中国敢与白种人叫板,不是简单的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基于历史积淀和现实实力的综合体现。   亚洲若想避免被再次瓜分,就需要更多这样的自主力量。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刘强法

刘强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