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话就很有意思了。当主持人问他,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美国会不会支持日本时,特朗普异乎寻常的回答说,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绕着弯问“中国肯定不是美国的朋友吧”,其实是想套他表态“要是日本和中国在台海打起来,美国会不会帮日本”,结果特朗普没顺着话头走,反而直接怼了回去:“我们很多盟友也不是美国的朋友,这些国家在贸易上占美国的便宜,比中国还要更多。” 这话听着答非所问,其实刚好踩中了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死穴——在他眼里,盟友的情面哪有真金白银实在?那些嘴上喊着“老铁”的盟友,不少都把美国当成了贸易账本上的“冤大头”。 德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个欧洲经济老大每年从美国兜里赚的钱,说出来都让人眼红。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摆着呢,2024年德国对美贸易顺差直接飙到700亿欧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要知道前一年才633亿欧元,一年功夫就多赚了美国67亿欧元。撑起这份顺差的,主要是德国的汽车和药品。 单说2024年,“德国制造”卖到美国的东西就有1613亿欧元,比上一年还涨了2.2%;可德国从美国买的货反而少了,只有914亿欧元,同比降了3.4%。 一边是德国车企在北美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一边是美国本土工厂抱怨订单全被抢了,这种明摆着的不公平,特朗普看了能痛快才怪。 他早放话要给欧盟产品加关税,德国这个顺差冠军肯定是重点目标。毕竟在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看来,这种“你多赚一块,我就少落一文”的生意,压根不是朋友该做的。 日本在贸易上玩的套路也没比德国干净,这个常被美国捧为“印太核心盟友”的国家,跟美国做生意也是只进不出。 日本汽车产业差不多是靠美国市场喂大的,丰田、本田这些车企,每年在美国卖的车都能突破几百万辆。光2024年上半年,日本卖到美国的汽车就比去年同期多了8.3%,可美国汽车想进日本市场,却被各种门槛卡得死死的。 更让特朗普心里堵得慌的是,日本一边享受着美国的军事保护,一边在贸易上耍小聪明。 他当总统的时候,就好几次放话要给日本汽车加25%的关税,硬生生逼得日本坐下来重新谈贸易协定。这种“一边拿好处一边占便宜”的做法,在特朗普的字典里,从来就和“朋友”不沾边。 贸易上吃的亏还没算清,军费分担的账更让特朗普火大。美国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近800个海外军事基地,驻军超16万人,其中一大半都放在欧洲和日本,这些驻军的开销大多得美国自己掏腰包。 就说北约,美国早就要求盟友把国防开支提到GDP的2%,可这么多年真正达标的没几个,直到2024年底才有22个成员国勉强凑够数。 更让特朗普不爽的是,他一上台就把目标提到5%,还说“没得商量”,转头却宣布美国不用遵守这个标准。这种双标背后,其实是嫌盟友“白嫖”美国的安全保障。 2024年美国军费花了9970亿美元,比排名后面9个国家的军费加起来还多,占了全球军费的40%。可北约那些国家拿着美国的保护费,转头就在贸易上赚美国的钱。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三分之二的军火订单都给了美国军工企业,光这一项就有1400亿美元。在特朗普看来,这哪是盟友互助,分明是盟友借着美国的资源发横财。 法国总统马克龙早把这层不对等的窗户纸捅破了,公开喊着要建“欧洲军”,不想再靠美国保护。西班牙和比利时也在军费问题上找各种借口搪塞,跟北约要“特殊待遇”,这些事都让特朗普觉得盟友根本靠不住。 他第一任总统时就爱“退群”,给加拿大、墨西哥加关税,甚至威胁要退出北约;第二任期更夸张,直接撇开欧洲盟友,自己跑去跟俄罗斯谈乌克兰问题,把“美国优先”刻在了骨子里。 在他看来,所谓盟友关系,本质就是互相换好处。要是盟友只占便宜不付出,那跟“对头”也没区别。 主持人本来想把话题往“中美对抗”上引,却忘了特朗普从头到尾都是个算利益账的商人。对他来说,台海问题远不如美国的贸易逆差、军费负担来得重要。那些在贸易上比中国还能薅美国羊毛的盟友,自然成了他最先吐槽的对象。 朋友之间讲究有来有往,可美国不少盟友明显只想着“光拿不给”。这种关系被特朗普说成“不是朋友”,其实一点不意外。 他的回答或许让主持人措手不及,却把美国盟友体系里的利益窟窿给捅了出来。这窟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特朗普不过是把台底下那些明争暗斗,直白地喊了出来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