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场实地调研印象——2025年10月🔹"卢比孔河"先进无人机技术试验中心崛起后,俄军无人机对战线后方1-20公里的浅近纵深乌军目标加强打击,目前:乌军后勤人员和无人机操作员的损失已超过了前线步兵。波兰防务资讯公司罗尚咨询(Rochan Consulting)报道,大约两周前,我从又一次乌克兰实地调研之行返回。以下是一些关键观察。不过在谈及这些之前,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我七月份那次行程的主要收获。那次访问归来后,我对乌克兰的防御前景持更为谨慎的看法。当时,乌克兰已在努力应对日益组织化的俄军无人机运用战术,俄军无人机战术主要由俄罗斯国防部"卢比孔河"先进无人机技术试验中心主导。"卢比孔"正在侵蚀乌克兰仅存的微弱优势——其无人机能力。直到2025年中,俄军的无人机活动还主要集中于打击前线交战地带附近的乌克兰部队,而乌克兰方面则试图在俄军接战前对其进行打击。但"卢比孔"的崛起完全改变了这种模式:俄军无人机现在的活动范围深入乌军战线后方10-20公里,不仅打击严重依赖乌军无人机的支援单元,也打击乌克兰赖以防御的核心能力。自那时起,俄军对无人机的运用持续演变。俄军无人机机动小队现在采用组织更完善的无人机支援战术,在打击位于战线纵深达10公里的乌军单位的同时,"卢比孔"继续对乌军后方施压。这造成了一种局面:乌军后勤人员和无人机操作员的损失现在已超过乌军前线步兵损失——尽管必须强调,乌军步兵人数已严重耗损。理论上,乌军的持续动员每月仍在产生可观的人员数量,但这在前线并无明显效果。其原因在于结构性和组织性问题,且深植于乌克兰体系之中。据乌方报告,乌军战士开小差案件持续增加。虽然许多士兵最终总会主动/被动返回部队,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个问题能在近期内得到解决。对俄罗斯而言,俄军的渗透战术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小型小组不断试探寻找乌军展现的弱点,利用任何缺口而非执意强攻乌军抵抗坚固之处。一旦某片区域被俄军控制,俄军摩托化步兵部队便会迅速跟进巩固。目前俄军突击分队的规模大于条例标准,表现优异的团日益成为进攻努力的骨干,而常规部队则承担辅助角色。俄军特战单位,包括格鲁乌特战小队,经常身着便服进入乌军后方区域,然后才换回标准装备。无人机投送的无线电使得俄军渗透小组能够使用新的频率操作,限制了乌克兰缴获任何装备所能获得的情报价值。俄军的无人机能力已显著扩展。常规部队现在大量使用FPV无人机,包括增程型光纤型号,并运用日益复杂的电子战手段。"见证者"无人机——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战术层面——由于改进的战术和机载系统,其效力远胜去年。俄罗斯无人机与电子战之间更好的协同,持续压缩了乌克兰的杀伤区,并将乌克兰无人机操作员逼向更纵深的后方。俄军炮兵仍保持优势。其火炮部署在乌克兰反炮兵火力射程之外,能够对感兴趣的区域——特别是无人机和后勤枢纽——进行持续性的试探射击,而乌军部队仅能对已确认的目标开火。俄军士气依然参差不齐,其战术常常导致严重伤亡,然而他们仍展现出战术适应性,并意图维持作战行动。九月份是俄罗斯许多地区首次未能完成征兵配额的一个月,尽管尚不清楚这是因为应征志愿者短缺,还是在年度目标已于九月前(或即将通过放缓的征兵要求)达成后,地方上有意放慢了征兵速度。整体来看,证据表明差距正在扩大。乌克兰围绕无人机、分布式火力和遮断战术构建的防御体系,正被俄罗斯的渗透战术、不断扩大的无人机能力以及持续的航空兵打击所消耗。若无能力打击更深远纵深、扰乱俄罗斯后方区域,或无法以得到充分资源补给的部队来稳定诸如胡利亚波莱和波克罗夫斯克等关键地段,乌克兰守住阵地的能力将继续受到侵蚀。这些问题现在沿数条战线已清晰可见。俄罗斯在利曼周边(现在面临被部分包围的风险,很可能成为今年冬季最关键的战线之一)、谢韦尔斯克、大新西尔卡北部,以及最令人担忧的——胡利亚波莱北部——的收获正在加速。自七月份以来,俄罗斯部队在胡利亚波莱和波克罗夫斯克之间已向乌克兰防线推进了20-25公里,这增加了未来包围前者的可能性。俄罗斯在乌克兰获得的领土,超过一半现在集中于大新西尔卡和胡利亚波莱战线,尽管这两个地段仅占所有记录的俄军地面突击的17%。这种差异凸显了有限的压力正在产生不成比例的结果。这是俄罗斯第二次利用日益稀疏的乌克兰防线。六月份在多布罗皮利亚附近,乌克兰部队仅通过紧急调兵遣将才阻止了俄军推进——这可想而知地让俄罗斯得以夺取那些部队撤离区域的阵地。这一次,随着波克罗夫斯克成为乌克兰的重心所在,且对该城市的保卫战在国内被视为乌克兰并未输掉战争的证明,基辅可能缺乏有效应对的资源。除非被阻止,否则俄罗斯在此地的推进可能产生比波克罗夫斯克或康斯坦丁尼夫卡失守更为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俄罗斯选择的战术也阻止了其快速获得领土,因为推进速度受限于步兵步行或乘坐摩托车的移动速度。因此,战役级别的突破似乎不太可能。此外,正如近期乌克兰反击所显示,俄罗斯部队——尽管在推进——常常以较低的兵力密度作战。这使得相对较小的乌克兰单位,例如一个连或营,在得到无人机、电子战和炮兵等赋能兵种支援时,能够显著地将前线推回。一如既往,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维持这些成果,考虑到俄罗斯在无人机和炮兵方面的主导地位,以及乌克兰缺乏用于扩张战术成功的预备队。与此同时,乌克兰对俄罗斯基础设施的袭击不仅将继续,而且几乎肯定会在范围和密度上增加。七月份,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一个关键基础设施目标发动了一次OWA-UAV打击。十月份,此类袭击达到了40次,而到十一月中旬,数字已达31次。随着更多导弹(远程型海王星导弹、FP-5)和无人机投入使用,俄罗斯的关键基础设施将继续遭受损失。从乌克兰的角度看,一个关键优先事项是能够投送足够有效载荷的弹药,并有足够的发射平台支持,以维持高密度的齐射速率。俄罗斯正在采取反制措施——构建更强大的传感器网络、动员平民承担反无人机职责以及改进本地防空响应——但这些举措不太可能完全抵消乌克兰日益增长的实施大规模、分布式和持续打击的能力。我想以一个谨慎但积极的看法作为结束。在战术层面,有许多乌克兰独创性的例子。在许多情况下,乌克兰部队尽管资源有限,但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常常展现出比俄军更强的想象力、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创造力持续催生新的工具、方法和战场解决方案。有希望认为这些方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广泛地在地面部队中传播。乌克兰面临的主要障碍并非缺乏战术创新,而是阻碍有效想法扩展到战役级别的组织和官僚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