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女囚被捕入狱后,监狱长一脸得意。可是,谁也没想到,仅仅3天后,监

盘盘鸭 2025-11-18 13:47:24

1941年,一个女囚被捕入狱后,监狱长一脸得意。可是,谁也没想到,仅仅3天后,监狱长竟然会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嘴里哀求着:“求你了,姑奶奶!你就放过我吧!”   1945 年 7 月 14 日息烽集中营刑场,张露萍站在最前面,脖子挺得笔直。   她指着自己胸口对士兵说:“朝这打!” 第一枪倒下后,仍喊革命口号。   这 24 岁的生命背后,是她在军统心脏两年间,送出的无数关键情报贡献。   1940 年初重庆军统电讯总台,“译电员余家英”(张露萍)正快速抄录密报。   她指尖划过的 “日军部队调动计划”,当天就通过秘密渠道送抵延安。   这只是她众多贡献中的一件 —— 潜入军统两年,她从未让情报延误过。   1939 年底,组织派她潜入戴笠的情报神经中枢,任务是收集情报、建组织。   她以 “张蔚林表妹” 身份立足,很快摸清电讯总台运作,掌握密码规律。   第一个月就传出 3 份重要密报,包括军统在西南的电台分布,贡献初显。   为扩大情报网,她悄悄发展 7 人支部,分工明确:有人截电波、有人盯出入。   支部成员小李负责记录官员动向,她则汇总分析,筛选关键信息传递。   1940 年春,她根据截获的电波,预判日军会突袭某抗日根据地,及时报信。   根据地提前转移物资、疏散群众,避免重大损失,这是她的关键贡献之一。   有次军统计划清查天官府街地下党据点,她得知后冒雨送信,跑坏了鞋子。   正是这及时的提醒,让据点同志安全撤离,没留下任何痕迹,救了整批人。   她还利用译电便利,修改过两次密报中的关键数据,干扰军统行动部署。   这些 “隐性贡献”,让军统多次行动落空,却始终没怀疑到她头上。   1940 年 3 月她因同志失误被捕,关押白公馆时,面对酷刑始终没吐露半个字。   敌人用鞭子抽、灌辣椒水,她却趁审讯间隙,悄悄给隔壁狱友传递鼓励的纸条。   转押息烽集中营后,她编号 “253 号”,干重活却没垮,还组织狱中学习。   她教难友认字数、讲革命故事,用精神力量鼓舞大家,这是她的 “精神贡献”。   1941 年周养浩任集中营主任,利诱、折磨都没能让她屈服。   她扇向周养浩的那一巴掌,成了狱中同志的精神象征,让大家更坚定信念。   3 天后周养浩跪地求饶的传言,虽无法考证,却成了敌人恐惧她的证明。   她用不屈,在狱中筑起一道 “精神防线”,这也是她不可忽视的贡献。   1945 年 7 月她被列入 “清除名单”,赴刑场时和同志手拉手高唱《国际歌》。   她的牺牲,让敌人失去了一个 “心腹大患”,却让革命同志更坚定斗志。   新中国成立后,她的事迹被整理成册,情报贡献被写入党史,供后人学习。   如今,她的家乡有以她命名的学校,烈士陵园里她的墓碑前,常有人献花。   她的贡献,不止于战时的情报传递,更在于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这种 “精神贡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永远不会随着时间消逝。   那个 24 岁的身影,永远站在历史的光辉里,用贡献书写不朽的人生。   主要信源:(凤凰——张露萍:活得亮亮,死得堂堂)

0 阅读:302
盘盘鸭

盘盘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