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 给所有企业老板提了醒 你可以鼓励员工,也可以批评员工,但千万不要在旅游的时候给员工发“心灵鸡汤” 这话一出来,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痛点,评论区全是“俞老师太懂了”的共鸣。 打工人盼了一年的团建旅游,图的不是免费景点打卡,是暂时逃离KPI、远离工作群的喘息机会。 可有些老板偏不这么想,大巴车上要开“移动动员会”,景点合影前要讲“奋斗感悟”,甚至晚餐时还要让员工轮流分享“工作心得”,好好的放松之旅,硬是变成了职场延伸课。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公司组织海边团建,员工刚换上泳衣准备下水,老板突然在群里发了长达500字的鸡汤文,从“青春不奋斗等于白活”讲到“公司发展需要每个人奉献”,最后还要求所有人回复“收到并共勉”。 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凝固,有人吐槽“还不如在公司加班,至少不用带着负罪感玩”。 俞敏洪的提醒,本质上是在说“职场边界感”。 员工和公司是雇佣关系,不是人身依附,工作时间全力以赴是本分,但休息时间就该归个人支配。 那些喜欢在非工作时间灌鸡汤的老板,往往搞错了激励的逻辑——真正的凝聚力不是靠几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平日里的尊重与关怀; 真正的奋斗动力,也不是靠旅游时的道德绑架,而是合理的薪资、清晰的晋升通道。 新东方能在多次行业变革中站稳脚跟,和俞敏洪这种通透的管理理念分不开。 他懂得,员工首先是“人”,不是只会干活的工具,需要休息、需要放松、需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旅游的意义,是让员工在紧绷的工作之外找到平衡,养足精神再投入工作,而不是借着团建的名义继续“PUA”。 现实中太多老板陷入了误区,觉得只要不断给员工“画饼”“灌鸡汤”,就能激发斗志。 却忘了,打工人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你在旅游时发的一句鸡汤,在员工看来可能是“老板连玩的时间都不放过我”的压榨; 你自以为的“激励”,实则是对员工休息权的不尊重。 真正高明的管理,是该工作时高效协同,该休息时彻底放手。 让员工在旅游中真正卸下疲惫,感受到被尊重,反而能收获更强的归属感和战斗力。 这一点,值得所有老板好好琢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