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了!美团王兴是万万没想到:就连京东携AI点评杀进场,美团63%份额还稳吗?2025年的外卖战场,早就不是美团和饿了么的二人转了。京东带着真金白银冲进来,直接把水搅得更浑,形成了实打实的三足鼎立。 太平洋电脑网10月5日报道,美团二季度营收918亿,市场份额稳在65%左右,日单峰值冲到1.5亿单,平均配送时间压到34分钟。7月即时零售单日峰值高达1.5亿单,但全量订单的平均送达时间仍然稳定在34分钟。这成绩看着挺稳,可跟京东的打法一比,压力立马就上来了。 京东的招数确实刁钻。新浪财经5月27日报道,王兴在财报会上放狠话要"不惜代价"赢竞争,为啥?因为京东新业务二季度亏了148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砸在了外卖上。刘强东玩的是零佣金吸商家,靠AI点评这种新花样抢用户。这招在双11期间见了效果,合作品牌日均订单暴涨13倍。可5月份就有网友吐槽京东外卖没人接单,中午高峰期订单能延迟俩小时。平台客服自己都承认:"骑手午间可能人力不足,长时间无人接单。" 这暴露了一个根本问题:外卖这生意,不是光砸钱就能成的。美团用了十多年时间,建了500万骑手大军,修了智能调度系统,开了5500家品牌卫星店,计划年底破万家。这些硬功夫,京东一时半会儿抄不来。交银国际数据显示,三足鼎立格局已定:美团65%,饿了么28%,京东7%。瑞银近期研报预测,到2026年美团份额可能微涨到72.8%。 饿了么也没闲着。支付宝的流量入口就是它的护城河,300万骑手紧随其后。三家人马各有各的招:美团靠履约确定性和供给丰富度,饿了么靠支付生态,京东靠补贴引流。京东的7%看着不多,可它的算盘精得很——近一半外卖新用户转化成了京东其他业务的消费者。买外卖的顺手买手机,这一招生态协同,美团还真得提防。 补贴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兴奋剂。摩根大通分析指出,今年夏天几块钱的奶茶咖啡满天飞,用户是爽了,可商家叫苦不迭。古茗创始人王云安直言,长期来看,外卖补贴大战对于加盟门店经营并非好事,也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蜜雪冰城管理层也判断,从中期来看,高额补贴是"不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本身才是成功的核心。为啥?茶饮订单占着骑手资源,正餐配送就受影响。用户中午等饭等一小时,下回铁定换平台。 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补贴退去后还剩什么。美团二季度研发投入63亿,同比增长17.2%,无人机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六城开通64条航线,累计送单超60万单。这些技术投入不会立刻见效,可时间长了就是护城河。骑手保障这块,美团给全额工伤险、养老补贴,全国覆盖。对商家,直接补贴了30多万家。这些实打实的投入,才是王兴"不惜代价"的底气。平台管理思路也在转向更科学的正向激励,美团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的超时罚款,改为"安准卡"评分机制。 京东的AI点评听着新鲜,可用户的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你想啊,点外卖最怕啥?不是点评真假,是饭冷掉、汤洒了、超时太久。京东的运力短板不解决,AI再真也白搭。反过来,美团的品牌卫星店模式越跑越顺,帮商户降本增效,用户选择更多,配送更快。 接下来这场仗会怎么打?大概率是三家人各自守地盘,谁也吃不掉谁。美团的基本盘太扎实,500万骑手和34分钟时效,这是硬实力。京东的生态引流会抢走一部分年轻用户,可运力建设没个三五年下不来。饿了么靠支付宝稳坐第二,但想反超也难。监管层面已经在关注补贴乱象,搞不好哪天就出手降温。 对消费者来说,这局面当然是好事。补贴多,选择多,服务还得卷起来。可行业清楚,靠烧钱烧出来的繁荣,早晚得回归商业本质。平台得把资源投入到骑手保障、商户扶持和食品安全这些长期价值领域。王兴敢放狠话,是因为美团攒了十年的家底。京东敢冲进来,是仗着自己的电商生态。谁能在补贴退潮后依然站稳,谁才配谈未来。 这场外卖三国杀,你看好谁?评论区说说。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2025-05-27《美团王兴最新表态:将"不惜代价"赢得外卖市场竞争》 太平洋电脑网2025-10-05《补贴狂欢之后,谁能撑起外卖的长期增长?》 腾讯新闻2025-07-08《王兴已经摸透京东外卖,美团开始大反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