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突然宣布了,在南中国海启动首次“四方联合海上安全演习”,据媒体报道代号为“Operation Pacific Shield”。 这次把反潜、海上通讯和救援摆在台面,目的很直接:练队形、摸配合、刷存在。对周边海上态势,是一次明显的加码,我们需要冷静看清它的力度和边界。 说到反潜,我们自己早已铺开网。南海方向,054A护卫舰、052D驱逐舰配合KQ-200固定翼巡逻机常态化巡逻,水下监视和声呐线一体运行。对照过去美日的做法,P-8A巡逻机、SH-60直升机是常客,日方潜艇也有经验;如果这次出动,它们会试着听清水下环境。核心不变:我们把家门口的水下秩序守稳。 再看海上通讯和指挥,我们的远海编队在2023年多次跨区机动,055与052D、综合补给舰组队,数据链路和指挥流程已经在演训里反复压测。四国间的设备口径和数据规则并不一致,磨合是必经环节。我们要观察它们的互通到底能跑多顺。 救援协作是相对温和的科目。南海台风季,我们海军和海警联合救援渔船的案例不少,现场处置和搜救流程都在规范推进。四国把这块拿来练,也是在树形象。对我们来说,保持沟通、保障航道安全,避免误解就行。 具体到舰面,我们的055“南昌舰”在2020年入列,052D数量稳定,056A在近海反潜扛着一块阵地。四国此次都派出主力舰艇和侦察机,更多是远海巡航的打法。南中国海水文复杂、航线密集,他们需要时间适应。 按时间往下看,这只是第一步,后续科目还会拓展,互通越练越熟。我们这边同样把远海训练常态化,年内多支编队走出去。双方都在加力,关键是把现场风险压住。 回到水下这一轴,093型核潜艇的远海训练已不是新鲜事,KQ-200配合声呐浮标构成常态体系。外方如果投放声呐、牵引直升机,我们就把水下态势维持在可控区间。 再补一笔后勤。强度靠补给支撑,我们的903A、901型补给舰在远海演训频繁出现。四国一起跑补给,油料、航线、靠离补都要算细。一旦时间拉长,组织成本会上升,这会限制它们的动作频率。 通讯安全也是门槛。我们在联合火力演练里把数据流压到稳定可用,四国之间的数据分享边界是现实问题,互信需要时间。这次更像一次试水,对外展示同时内部找磨合点。 态度很清楚:现场安全优先,沟通不间断,规矩内行动,既不缺位也不挑事。 南海会更忙,但节奏要握在自己手里,用稳定、透明、克制把场面管住。
果然如此。多家日本媒体公开报道,日本突然对台海问题发出更强硬的表态。 日本最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