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首批约6吨的北海道产扇贝已发往中国!那么买日本扇贝的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18 00:54:20

日媒称:首批约6吨的北海道产扇贝已发往中国!那么买日本扇贝的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根据日媒披露的细节,这批扇贝来自北海道函馆市的志海町渔场,11月5日在函馆港完成装箱,搭乘“北斗丸”号冷链集装箱船出发,预计11月中旬左右抵达中国青岛港,全程采用-20℃低温保鲜,号称“全程无解冻,锁住鲜味”。   更让人好奇的是采购方的身份,日媒只含糊提到“中国某国际贸易公司”,没有透露具体名称。 这事儿的敏感点,其实绕不开日本核污染水排海的背景,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正式开始排海,至今已累计排放超30万吨。 中国海关总署当天就宣布,禁止日本福岛、宫城等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北海道虽不在禁止名单内,但要求所有日本输华水产品必须提供放射性检测报告,且每批次都要在口岸接受抽检。 日媒这次特意强调“北海道扇贝符合中方检测标准”,还晒出了日方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氚含量为1.2贝克勒尔/升,低于中方0.0015贝可/升的限值,但网友根本不买账,毕竟扇贝是滤食性生物,对海水中的氚、锶-90、碳-14等放射性物质吸附能力极强,短期检测合格不代表长期安全。 其实大家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2024年3月,中国海关就曾从一批日本北海道鳕鱼中检测出锶-90超标3倍,直接予以退回销毁。 同年7月,大连口岸抽检一批日本扇贝柱,虽然放射性指标合格,但检测出微量的多氯联苯,这是核污染相关的潜在污染物,同样被禁止入境。 这家公司之所以藏着掖着,说白了就是怕舆论压力。 可越是神秘,反而越让人起疑,如果产品真的没问题,为什么不敢公开身份?难道检测报告有猫腻?还是背后有外资背景,怕被网友抵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渔业现在正面临困境,核污染水排海后,韩国已经全面禁止日本海鲜进口,俄罗斯、东南亚也缩减了采购量,中国成了他们为数不多的“希望市场”,这次6吨扇贝看似量不大,实则是日本渔业在“试水”,想看看中国市场的接受度,为后续大规模出口铺路。 但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国内超市里,国产扇贝、朝鲜扇贝、俄罗斯扇贝货源充足,价格比日本扇贝还便宜一半,口感也不差,谁愿意冒着核污染的风险去买日本海鲜?就算检测合格,心里也膈应。 中国的食品安全底线不能破,相关部门也该介入调查,这家神秘公司到底是什么来头?进口的扇贝有没有经过全面检测?检测项目是否覆盖了所有潜在放射性物质?这些信息都该公开透明,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贸易自由不代表可以忽视民众健康,赚钱更不能没有底线。 日本海鲜想进入中国市场,首先要做的是彻底解决核污染问题,而不是靠“低调进口”规避舆论。 采购公司也该明白,与其藏着掖着,不如主动公开检测报告、公司信息,用真诚赢得信任,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102

猜你喜欢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