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为两岸对决拼的是军力,其实全看错了!连胜文一语道破:能让台湾瞬间跪下的

语蓉聊武器 2025-11-18 00:36:18

所有人都以为两岸对决拼的是军力,其实全看错了!连胜文一语道破:能让台湾瞬间跪下的,不是导弹,而是大陆“第一贸易伙伴”这个身份! 台湾高雄有个开社区超市的老板,最近总跟街坊念叨“大陆市场是真给力”。 他现在从大陆跨境电商进日用品,进货价比本地批发商便宜15%,物流还能“次日达”,每个月净利润多了快2万新台币。 他说以前总听人吵军力,现在才明白,能让买东西更便宜、赚钱更轻松,这才是真有用的。 其实连胜文早想跟大家说这个理:别总盯着军舰导弹,台湾人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跟大陆“第一贸易伙伴”的身份早就绑在一起了。 不是说什么大道理,就是超市里的东西、口袋里的钱、孩子上学的出路、老人看病的方便,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儿,都跟这份关联有关。 就说台湾台东那些偏远乡镇,以前看病特别难,村民得坐3小时车去县城。 2023年两岸搞医疗合作,大陆捐了10台便携式超声设备,还有500套慢性病药,当地卫生院一下子能看不少病了。 院长说要是从欧美买这些,不仅贵三倍,还得等半年,大陆这帮忙,真是让老百姓看病又方便又省钱。 还有台湾学生,现在不少人愿意去大陆读书。 2024年大陆高校搞了个“产业定向培养计划”,台湾高中生报名的快2000人了。 毕业就能进新能源、半导体企业,起薪8000多人民币,比台湾同类工作高30%。 台北有个高三学生小林,就想报大陆的新能源专业,以后进宁德时代,他说“能拿高工资,还能学最先进的技术,比瞎聊军力有用多了”。 农业上也不只是卖水果那么简单了。 2024年台湾屏东种莲雾的陈先生,学了大陆的“生态种植技术”,农药少用30%,莲雾还甜了不少。 通过大陆生鲜电商卖,一斤能卖到60块人民币,是本地价的2.5倍。 他说以前就知道把果子卖给大陆,现在才懂,大陆的技术加市场,才能真把日子过好。 制造业也一样,不只是鸿海这些大厂。 台湾上银科技做精密仪器,2023年给大陆新能源车企供线性导轨,卖的量占全球的55%,台湾总部直接多了200个技术岗,月薪超9万台币,还能拿大陆企业的培训补贴。 公司高管说“大陆不只是给订单,还帮着提升技术,企业有底气给员工涨工资、扩规模”。 跨境旅游恢复后,台湾不少做民宿、餐饮的都笑了。 2024年上半年,大陆来台湾的游客超150万人次,民宿、餐饮、零售的营收涨了60%。 台南有个开民宿的王女士,以前每月就住满10天,现在天天满房,还雇了3个兼职。 她说“大陆游客不光带来收入,还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传统文化,这才是双赢”。 政策上的帮忙也不少。 从2010到2024年,除了ECFA免的88亿关税,大陆还帮台湾青年搞了10万个创业补贴名额,500个实习岗,还帮中小企业做数字经济。 台湾彰化有个文创小公司,2024年靠大陆“抖音电商扶持计划”,3个月卖了5000件文创产品,卖了200万人民币,公司从5个人扩到20人。 台湾成功大学2024年出了个报告,说大陆市场每涨1%,台湾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就涨0.52%,基层服务、农业、制造业受益最明显。 要是没了大陆市场,台湾物价可能涨8%,失业率升3.1个百分点,普通家庭每个月多花5000新台币。 连国际机构都看明白的事——尼尔森2024年调查,78%的台湾消费者觉得“大陆市场让生活更方便、更实惠”,65%的台湾企业想2025年跟大陆多合作。 至于那些影响两岸贸易的政策,只有9%的台湾人支持,62%的人都觉得“该少点限制,让大家能好好享受大陆市场的好处”。 再说想找别的市场替代? 2023年台湾想从东南亚买大米,比从大陆买贵20%,还查出重金属超标,最后只买了大陆量的10%。 电子产品也一样,台湾笔记本电脑在欧美要交12%的税,大陆只交3%,所以在欧美卖的量只有大陆的15%。 说白了,大陆市场不光大,还便宜、方便,别的地方真替代不了。 其实说到底,两岸经济合作不是纸上写的条款,就是超市里更便宜的酱油、卫生院里能用的超声设备、学生能拿到的好offer、果农能赚到的辛苦钱、民宿老板满房的订单。 大陆“第一贸易伙伴”的身份,不是喊出来的,是真能让台湾人日子过得更踏实的“靠山”。 这种实在的影响,比任何军力讨论都贴近生活。 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