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建议,鉴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胡言乱语,严重践踏我们的红线,提出以下建议: 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禁止停止进口日本水产品,禁止中国向日本出口我们的农产品,日本人进入中国要重新办证,不经允许不能进入中国等等。 ——这些话,听着是不是挺解气?可问题来了:一旦日本继续“挑事”,中国到底能怎么接招、怎么还手,更能让对方记得久一点? 第一,日本最近这一系列动作不是偶然。 从核污染水排海,到频繁炒作周边局势,再到高市早苗上任后的连番言论,说白了,就是想借着外部矛盾为自己内政“找出口”。 经济不振,产业外流,社会焦虑,日本必须找点“外部敌意”来转移注意力。 第二,中国完全有手段。 稀土是战略资源,全球七成以上的稀土深加工能力在中国手里。 别说日本,连美国都多次公开承认对中国稀土供应链高度依赖。 这一项动动,就足以让某些国家“思考人生”。 第三,日本水产品的问题,中国已经有明确政策。 这是基于科学检测和消费者安全的决定,不是情绪化操作。 一旦未来情况变化,中国还有空间、有节奏、有分寸地调整工具箱。 第四,日本最怕的不是“强硬”,而是“可预期的硬”。 俄罗斯试射一次导弹,东京立刻老实。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对手不是玩虚的。 中国不需要摆动作,但我们手上有底牌、有耐心、有实力,这反而让人更不敢轻举妄动。 第五,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 底气从哪来? 从产业链,从科技,从经济,从14亿人的共同努力。 台海也一样,真正让局势稳住的,从不是别人,而是大陆自己的发展速度和战略定力。 总结一句: 外部风声再大,只要我们稳住节奏,就没人能左右我们未来。 各位读者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