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动作越来越清晰了,利用乌克兰拖住了俄罗斯,用以色列拖住了伊朗,这样就能腾出

老贺共谈 2025-11-17 19:39:05

美国的动作越来越清晰了,利用乌克兰拖住了俄罗斯,用以色列拖住了伊朗,这样就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中国,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华盛顿这套“多点牵制”的策略看似天衣无缝,实则暗藏裂痕。北约国家最近凑钱给乌克兰买武器的新闻很能说明问题: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联手出资5亿美元,通过美国的“优先援乌清单”输送军火。美国自己却公开宣称“不再为乌克兰花一分钱”,全让盟友掏腰包。这种操作看似精明,实则暴露了美国战略资源的捉襟见肘——盟友的钱也是资源,押在欧洲,自然难全力投向亚太。 东欧的泥潭没那么容易脱身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确实被牵制,但美国同样深陷其中。截至今年11月,北约盟友已为“优先援乌清单”筹集了多批军援,光是导弹一项就占乌克兰防空需求的75%以上。美国看似坐收渔利,实则不得不持续投入政治和战略资源协调盟友。这种“代理人战争”的成本正在攀升:欧洲盟友的军费开支已接近极限,德国、加拿大等国先后扛起资助大旗,但抱怨之声日渐公开。 中东的火药桶随时可能反噬 以色列和伊朗的冲突今年6月骤然升级,以色列甚至威胁打击德黑兰“重要目标”。美国当时一边向中东增派F-22、F-35战斗机和航母打击群,一边却因内部分歧迟迟不敢直接参战。白宫内部“亚太优先派”与“克制派”激烈博弈,60%的美国民众反对介入以伊冲突。这种摇摆态度让地区局势更加复杂——伊朗趁机试射高超音速导弹,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安全亮起红灯。美国若想完全掌控中东,无异于痴人说梦。 “双线作战”下的战略透支 美国的真正困境在于贪多嚼不烂。一边要维持乌克兰战事,一边要威慑伊朗,还要在亚太部署关岛基地、拉拢菲律宾、扩充AUKUS联盟。军事摊子铺得太大,经济围堵更是力不从心。芯片禁令和科技封锁反而刺激了中国自主创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突破。历史早已证明:四处树敌的霸权,终会被自身重量压垮。 我们的破局之道:清醒与定力 面对美国的围堵,恐慌正中美方下怀。现实是,美国同时点燃多个火药桶,自己也被牵制在欧亚大陆。俄罗斯与伊朗的反制能力不容小觑,欧盟、东盟等力量更不愿选边站队。我们只需保持战略定力——发展科技、巩固产业链、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别人点火时我们修路,别人封锁时我们开源。时间从不站在霸权者那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伊朗外交大转向 伊朗果断行动 美国人在以色列 以色列游说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老贺共谈

老贺共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