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批高市早苗,赖清德今天(17日)早上妄称,“中国对日本复和式攻击,严重冲

红楼背疏影 2025-11-17 17:13:29

针对大陆批高市早苗,赖清德今天(17日)早上妄称,“中国对日本复和式攻击,严重冲击印太和平稳定;也呼吁中国克制,不要成为区域和平稳定的麻烦制造者,应该要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轨道上。” 赖清德17日这番话颠倒黑白,刷新了认知,大陆批评高市早苗,核心原因是其公然将台海问题与日本“存亡危机”挂钩,而赖清德却妄加“复合式攻击”的标签。 这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公然为外部势力站台,触碰国家红线,其“倚外谋独”的立场暴露无遗。 11月7日,上任不足一个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成为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此言论并非随口之谈,“存亡危机事态”是日本“新安保法”中的明确概念,意味着日本可借此为借口武力介入台海,这是1945年日本战败后,首位在任首相公开提出该主张。 中方必然作出回应,外交部、国防部接连发声驳斥,这显然不能称之为“复合式攻击”。反观高市早苗,不仅拒绝撤回言论,更在10月底与台湾当局人员会面,数日后又为鼓吹“台独”人员授勋,持续挑战红线。赖清德不谴责这种挑衅行为,反而指责中方,逻辑完全不能成立。 日本对台湾实施过50年殖民统治,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对这段历史缺乏反省,其言论并非口误,而是日本右翼长期战略意图的暴露。 这让人联想到甲午战争后日本强占台湾的历史,如今日方试图借台海问题故技重施,这也是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明确表态“台湾是中国内政”的原因所在。 再看赖清德,其在10月10日的讲话中以“终战”替代“战败”,该表述是日本右翼掩盖侵略历史的典型话术。在抗战胜利80周年、台湾光复80周年的重要节点,他为殖民历史粉饰,如今又为高市早苗站台,其立场存在明显问题。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早已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联大第2758号决议更形成国际共识,赖清德此举无疑是无视国际法准则。 高市早苗的背后,是日本突破“专守防卫”的野心,其上任后便主张提高防卫开支,与极右翼政党联合执政,推动日本向军事大国转型。 赖清德则试图通过依附美日实现“台独”,其宣布将防务支出提升至GDP的3%以上,超过多数北约国家水平,本质上是通过输送利益换取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支持。 日本国内对高市早苗的反对声音显著,立宪民主党议员当场质疑其言论“过于轻率”,前首相野田佳彦也表示“深感震惊”。 真正破坏区域稳定的,是高市早苗的右翼路线与赖清德的“台独”行径,二者才是区域和平的“麻烦制造者”。 从美国政府态度来看,特朗普团队持续推动盟友强化印太军事部署,日本借机扩军,赖清德主动充当“棋子”,形成美日台畸形三角关系。 但这一关系缺乏稳定性:去年美国对台加征关税导致台湾产业遭受重创,赖清德将民生领域资金大量投入军费,而岛内民调显示“中华认同”呈上升趋势,反映出台湾民众对其政策的清醒认知。 历史已证明,“倚外谋独”的路线从未得逞,甲午战争后台湾被殖民的苦难史有目共睹,二战时期汪精卫投靠日本的行为遭千古唾弃,赖清德当前的行径与这些历史反面教材如出一辙。 高市早苗试图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忽视日本战败的历史教训——当年日本正是以“自卫”为借口发动战争,如今故技重施,必然引发各国警惕。 一个关键细节在于,高市早苗提及的“集体自卫权”缺乏明确界定标准,本质上可由日方随意解读。这种模糊性如同使用无刻度的尺子衡量是非,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破坏。赖清德口称“以规则为基础”,却支持这种霸权逻辑,显然是双重标准。 但外部势力的可靠性已被历史验证:1950年代的金门炮战表明,外部势力往往只会隔岸观火,最终代价由台湾民众承担。 当前美国政客甚至主张台湾将军费提升至GDP的10%,这意味着需挤占大量民生预算,导致医疗、教育等领域发展停滞,无疑是将台湾推向危险境地。 中日关系正处于关键节点,高市早苗上任后的激进言行已对双方经贸、人文合作造成负面影响。赖清德的附和行为,无疑会加剧两岸关系与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 需明确的是,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不容触碰,外交部已明确警告:日方若武力介入台海,即构成侵略,中方必将予以坚决反击。 赖清德17日的言论,本质是“台独”势力与外部右翼势力的互相勾连。他骂大陆是“麻烦制造者”,实则自己才是那个拉着外人搅局的“麻烦源头”。高市早苗的挑衅和赖清德的附和,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更挡不住统一的历史大势。 历史已清晰表明:搞分裂、依附外部势力的行为终将失败。当前时代背景已非1895年或1941年,试图通过歪曲历史、勾结外部势力谋取私利,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有日本政客称中方对高市早苗涉台谬论“反应过度”,外交部驳斥! 京报网2025-11-17 16:15

0 阅读:0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