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朝联合自贸区”是一个战略上极具想象力、经济上可超欧盟、活力上可能重塑欧亚格

有渔儿 2025-11-17 11:18:51

“中俄朝联合自贸区”是一个战略上极具想象力、经济上可超欧盟、活力上可能重塑欧亚格局的好主意 受制于地缘政治、制裁与制度落差,短期内只能以“边境跨境合作区—特殊经济走廊—次区域单一窗口”等渐进方式先行试水。先把图们江出海口、北极航道、人民币能源结算三件小事做成,未来5-10年才有望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三方自贸区。 “中俄朝联合自贸区”,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平台。如果把“中俄朝联合自贸区”作为一个远期设想,其与欧盟自贸区进行量级对比、活力评估,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判断: 1. 经济总量“追平甚至超越欧盟”并非空谈 - 中国一国GDP已超18万亿美元,俄罗斯约2.2万亿,朝鲜虽仅300亿左右,但三方合计20万亿美元级,与欧盟27国(约16-17万亿美元)处于同一数量级。 - 人口规模优势明显:中(14亿)+俄(1.46亿)+朝(0.26亿)合计约15.7亿人,是欧盟的3倍以上,潜在消费市场更大。 - 资源—制造—通道高度互补:俄罗斯远东油气和粮食、中国制造业与资本、朝鲜廉价劳动力与出海口,一旦规则打通,内部贸易额可迅速放大,对全球供应链的再平衡效应远高于欧盟内部循环。 2. 活力“史无前例”的底气来自三大增量 - 北极—东北航道:俄朝港口+中国造船/集装箱运输,可把欧亚海运距离缩短30%-40%,相当于新增一条“冰上苏伊士”。 - 能源—粮食人民币结算:若油气、粮食、矿产大规模以人民币计价,将直接提升人民币储备需求,形成与欧元并行的“大陆货币锚”,撬动中亚、中东、东盟资金流入。 - 图们江出海口+海参崴自由港:朝鲜罗先—俄罗斯哈桑—中国珲春一带一旦升级为“跨境特殊经济区”,可复制“珠三角”80-90年代爆发式外贸增长,成为东北亚新的加工贸易枢纽。 3. 现实障碍决定“短期落地难”,但长期价值巨大 - 制裁与合规:俄、朝均受联合国单边制裁,任何“官方自贸区”都需联合国安理会豁免或美国事实默许,目前看不到政治窗口。 - 朝鲜:法律、金融、劳工标准与国际不接轨,外资担忧资产安全。 - 俄罗斯:远东地方担心“资源被廉价拿走”,莫斯科则希望用能源牵制中国而非放开下游加工,利益分割复杂。 - 三国都未提出可操作的制度模板——关税如何分配、原产地规则如何认定、争端解决用哪国法律。

0 阅读:4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