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正式宣布! 11 月 11 号那天,日本政府突然宣布 2026 年起要上调签证费,这消息一下就给打算去日本玩的人泼了盆冷水。 要知道,这可是足足 48 年来头一回涨价,之前 3000 日元(差不多 139 块人民币)的单次签证低价,算是彻底成过去式了。 要说这事儿有多突然,得先说说这 48 年 “零变化” 有多少见。 日本的签证费标准还是 1978 年定下来的,单次 3000 日元,多次 6000 日元。这价格搁当年还算合理,可放到现在,连基本的审查成本都不够覆盖。 这些年里,日元汇率跌了不少,人工、安保、系统维护的成本却涨了一轮又一轮。 跟其他国家比就更没法看了:美国一次旅游签要 185 美元,折成人民币得 1350 块上下;英国 127 英镑,差不多 1180 块;就算是申根签证,非欧盟国家的人申请也得交 90 欧元,合 740 多块。 日本这 “地板价”,确实撑不下去了。 可为啥憋了快五十年才动手?说穿了就是两件事挤到一块儿了:一来是游客实在太多,二来是政府的钱袋子真不够用了。 这两年赴日旅游火得发烫,2024 年外国游客直接冲到了 3687 万人次,创下了历史新高,比 2019 年的纪录还多了近 500 万。 其中中国游客有 698 万人次,今年更猛,1 到 9 月就突破了 3165 万人次,看这势头全年说不定能冲 4000 万大关。 游客多了本是好事,可麻烦也跟着来了。 京都清水寺天天挤得转不开身,日均客流量是它能承受的 2.3 倍,热门景区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当地居民怨声载道,说生活全被打乱了,环境也遭了殃,这就是日本官方常说的 “过度旅游” 难题。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财政压力。少子老龄化加上不停涨的物价,政府想给本国人加税又怕得罪人,只能打游客的主意。 就说离境税吧,2024 年 4 月到 2025 年 4 月,光是 1000 日元的离境税就收了 481 亿日元,比上一年涨了 33%。 这让政府看到了 “新财源”,不光要涨签证费,离境税也计划从 1000 日元提到 3000 日元,连免签入境的游客可能都得交 6000 日元的电子预审费。 这么算下来,一个人去一趟日本得多掏近千元人民币。听说新增的收入一部分要用来修景区设施,一部分还得补贴 “高中学费免费化” 这类民生支出。 这波调整下来,最先有反应的就是中国游客。毕竟咱们是日本签证的 “主力军”,2024 年日本给中国公民发的签证就有 524 万份,占了全年签证总数的七成。 今年 1 到 8 月更有 671 万人次赴日,稳稳排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第一位。 消息刚放出来,日本那些办签证的旅行社就忙疯了,10 月份的代办量比 9 月一下子多了四成,不少人都想赶在 2026 年涨价前搭个 “末班车”。 但长期来看,影响就得两说了。 那些冲着奢侈品、深度游来的中高端游客,可能真不在乎这千把块的成本 ——2024 年中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额就有 1.73 万亿日元,稳稳排在各国之首,人均消费差不多 1.06 万人民币,免税店珠宝销售额都涨了 87%,这点签证费确实不算啥。 可对背包客、学生团和普通亲子游来说,这笔额外开销可能就让他们改主意了。毕竟现在泰国、马来西亚都在推免签,韩国也在简化电子签,抢游客的架势摆得足足的。 受影响的可不光是游客。在日本工作的外国人回国探亲再入境,家属来探望,每次都得多花钱,要是频繁往返,成本能堆到数万日元。 企业也头疼,商务差旅、外籍员工家属签证的成本涨了,人力成本跟着上升,说不定还会影响员工留任率。 日本旅游和零售业的人也在犯嘀咕:要是游客真的少了,销售额肯定受冲击,毕竟中国游客的消费力摆在那儿,2024 年外国游客在日本的 8.14 万亿日元消费里,咱们占了很大一块。 不过日本政府倒挺有信心,说涨价能缓解 “过度旅游”,不会抑制旅游热潮。这背后其实是个大转变:以前是 “拼人头” 冲数量,现在要 “挑质量” 做体验。 NHK 做的民调显示,62% 的日本民众都支持这种 “以价换质” 的方式,大家也觉得 “游客不是越多越好,得来得值、来得稳”。 这 48 年一遇的涨价,其实是日本在财政压力和开放形象之间找平衡。 咱们游客以后去日本,得多准备点预算,但说不定能换回来不那么挤的景区、更快的通关服务;对日本来说,多收的钱能缓解财政紧张,还能给过热的旅游业降降温。 但能不能留住游客,最终还得看服务跟不跟得上 —— 就跟开店似的,涨价得有涨价的道理,不然老主顾该跑到泰国、韩国那些免签的地方去了,毕竟现在能玩的地方可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