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朋友说“越南去除汉字是最大的错误,汉字在越南使用了2000多年,胡志明为了彰

小茹吖 2025-11-16 11:17:33

越南朋友说“越南去除汉字是最大的错误,汉字在越南使用了2000多年,胡志明为了彰显越南主权使用拉丁文,这个后果使得出土的文物无人能够辨别,使得越南出现文化断层现象。 越南和汉字的缘分,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平定岭南,设象郡管辖现在的越南北部。从那时候起,汉字就跟着中原文化走进了越南。 往后的两千年里,汉字压根不是 “外来客”,而是越南的 “官方文字”。不管是朝廷的诏书、地方的文书,还是科举考试的试卷,全得用汉字写。 越南历史上第一部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就是用纯汉字编撰的。就连越南的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也都靠着汉字传承。 那会儿越南的读书人,背的是四书五经,写的是诗词歌赋,和中原士子没两样。可以说,越南古代的文化、历史、制度,全是靠汉字这根线串起来的。 要说放弃汉字的原因,也得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945 年,越南刚从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胡志明领导下的新政府,迫切想摆脱外来影响,彰显国家主权。 在他们看来,汉字是中原文化的象征,要想彻底独立,就得先换掉 “外来文字”。 可谁也没料到,短期的便利背后,是长期的文化灾难。最直观的就是那些老祖宗留下的文物,现在成了 “天书”。 越南国家博物馆里藏着 1.2 万件汉字碑刻,还有 3 万多件汉字文书。这些文物记录着越南的朝代更迭、民俗风情、科技发展,是最鲜活的历史教材。 但现在呢?别说普通年轻人,就连不少大学生,也认不出几个汉字。 去年越南考古队在河内郊区发掘一座 17 世纪的古墓,墓碑上的汉字铭文没人能完整解读。最后没办法,只能请中国的汉学家帮忙,才弄明白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 更可惜的是,越南各地文庙、寺庙里的匾额、楹联,很多都因为没人懂意思,慢慢被遗忘。 有数据统计,越南现存约 80% 的古代文物都带有汉字元素,而能独立解读这些汉字的专家,全国不足 300 人。 这些文物就像被锁在保险柜里,钥匙丢了,里面的宝藏根本取不出来。 比文物解读更严重的,是实打实的文化断层。越南的传统文化,几乎是靠着汉字才得以延续的。 越南传统成语里,70% 都源自汉语,比如 “举一反三”“饮水思源”“卧薪尝胆”。这些成语背后藏着深刻的道理和历史故事,可现在的越南年轻人,只知道国语字的音译,根本不懂原意。 老师讲解的时候,只能简单翻译字面意思,那些背后的文化内涵,早就传丢了。 反观同样受汉字文化影响的韩国和日本,做法就聪明多了。 韩国虽然有自己的谚文,但至今在法律文书、古籍文献里还保留着大量汉字。约 70% 的韩国人能认识常用汉字,学生在学校里也会专门学习汉字。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街头招牌、书籍杂志、新闻媒体里,汉字随处可见。 日本小学生要掌握 1006 个常用汉字,初中生还要再学 817 个。正因为这样,韩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完整传承下来,古籍不用靠别人解读,传统习俗也能代代相传。 他们既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又没丢了文化根脉。 说到底,国家独立、主权完整固然重要,但文化根脉同样不能丢。汉字在越南两千年的使用历史,早就让它成了越南文化的一部分,不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 文化这东西很奇怪,它不像工业产品,没了可以再造。它是一代代人慢慢积累、沉淀下来的,丢了就很难找回来。 越南现在面临的文物解读难、文化断层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0 阅读:0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