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这事得从越南的野心说,这条连接河内和胡志明市的高铁,全长超过 1540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建成后能把 30 多小时的路程压缩到 5 小时以内,被越南当成了 “关乎国运” 的核心工程。但 670 亿美元的总投资,远超越南自身的财力,技术上更是一穷二白,只能靠国际合作。 越南打的主意很精明:把几个高铁强国都拉进来竞标,用 “必须 100% 技术转让” 的硬条件逼着他们杀价,既想用最低成本建高铁,又想趁机掌握核心技术,简直是两全其美的如意算盘。 最先被越南 “请” 来的是中国和日本。中国的优势摆在明面上,不仅有雅万高铁这样的海外成功案例,方案成本还比日本低 30% 到 40%,更关键的是中越已经谈妥边境铁路 “车同轨”,用 1435 毫米国际标准轨能实现未来路网的无缝衔接。 可越南心里的小九九不少,既忌惮地缘上的依赖,又怕得罪美国,压根没真心想和中国深入合作,只是把中国当成压价的筹码。 日本原本是越南的 “白月光”,作为越南最大的政府开发援助来源国,还有胡志明市地铁的合作基础,但日本新干线造价高得吓人,加上孟买 - 艾哈迈达巴德高铁延期又赔本的前车之鉴,日本民间对这个项目满是质疑,在技术转让和价格上寸步不让。 见中日没按自己的剧本走,越南又把法国拉了进来,可法国一看越南的苛刻条件,直接选择撤场。眼瞅着 “三国杀” 玩不起来,越南又把主意打到了韩国身上,高调和韩国总统会晤,把高铁项目列为合作重点。 韩国倒是热情,组建了包括现代乐铁在内的 “韩国国家队”,还打包了核电站、半导体项目,承诺 40 亿美元低息贷款。 可明眼人都知道,韩国高铁连拿得出手的海外项目都没有,技术积累和复杂地形施工经验远不如中日,越南自己也清楚,选韩国意味着更高的延期风险和技术隐患,不过是想拿韩国当新筹码,逼中日让步。 但越南没算到,没人愿意为了这个项目接受 “亏本买卖”。100% 技术转让几乎是行业禁区,高铁技术涉及上万项专利,是各国耗费数十年积累的核心资产,不可能轻易拱手让人。 更现实的是越南自身的问题,之前和日本合作的胡志明市地铁项目延期 5 年,暴露了官僚体系低效、审批繁琐的弊病,谁都怕把钱砸进去后陷入无休止的消耗。 中国看清套路后不再主动,日本卡在成本和风险上犹豫,韩国只是想刷存在感,法国干脆直接退出,原本以为会抢着来的局面,变成了 “谁都不想接” 的冷清场面。 越南的尴尬在于,既高估了自己项目的吸引力,又低估了国际合作的现实。这条高铁对越南是 “国运工程”,但对其他国家只是商业项目,没人愿意为了抢单牺牲核心利益。 更有意思的是,不管越南最终选谁,高铁都得用 1435 毫米国际标准轨,而中越边境铁路已经采用同一标准,未来迟早要和中国路网衔接,越南费尽心机搞的 “平衡术”,到头来可能只是白费功夫。 从最初的志在必得,到后来的四处游说无人应,越南的高铁项目成了国际合作中的典型案例。想靠 “一桃杀三士” 占便宜,终究得有匹配的筹码和诚意,光打小算盘却无视技术规律和商业逻辑,最后只能落得尴尬收场的结局。 如今,越南又站在了那个熟悉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性价比高、经验丰富的中国方案,一边是有着技术光环和优惠贷款的日本方案,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纠结。只是这一次,他们手里的筹码,已经远不如从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