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penAI疯狂的1.4万亿美元AI基建投资,到产业协同的资本连环戏码,到大空

文欧加之 2025-11-15 19:20:19

从OpenAI疯狂的1.4万亿美元AI基建投资,到产业协同的资本连环戏码,到大空头做空英伟达、Palantir,到OpenAI试图绑架美国政府大而不能倒,到软银清仓英伟达,到桥水减持英伟达2/3仓位…等等。这段时间,“AI泡沫论”不断的发酵与蔓延,都在诉说着1929、2000、2008年的泡沫与风险,资本市场也在上演着一轮AI泡沫论的争议与动荡。那么,当下的AI是否存在泡沫?答案是肯定有的,有些泡沫是合理的,关键是看泡沫究竟有多大…个人认为,从OpenAI玩疯狂的AI基建投资与产业协同的资本连环戏码开始,当AI基建开始资本化、金融化的时候,AI的大泡沫就开始显露出来了,因为这玩法根本无法创造出真正的价值,更像是相互提高业绩、估值,也像是OpenAI的一种产业绑架行为,营造一种大而不能倒的假象,试图绑架美国政府,以OpenAI的未来豪赌整个美国AI的未来以及美国的“国运”。估值5000亿美元的OpenAI,以年化130亿美元的收入撬动未来1.4万亿美元的投资,本身就存在巨大的泡沫与不确定性,这场“AI豪赌”已超越企业层面,牵动整个美国科技与资本市场的命脉,一旦信心崩塌,AI泡沫可能迅速破裂。目前的AI泡沫论,其实是属于AI算力基建的泡沫,只局限于美国自己,中国AI根本不存在这种问题与泡沫。美国依靠堆积算力来推动AI的进化,这条路线本身就是错的,把算力基建资本化、金融化,结果就是将AI算力的泡沫推上天,这或许是美政府+华尔街+硅谷巨头们的联合之意,意在豪赌美国的未来与酝酿一场“危机”…OpenAI用ARR的估值方式去预测未来的收入增长,预计2027年600 亿美元,2029年1450 亿美元,2030年乐观情况下突破2000 亿美元 ,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正现金流。而估值1830亿美元的Anthropic,预计2025年47亿美元,2026年152亿美元,2027年389亿美元,2028年最乐观情况下突破700亿美元,现金流达到170亿美元。美国AI用ARR的估值方式去预测未来的收入,显然太过于乐观高估了,而忽略了中国AI出海的“免费模式”+开源模式冲击。可以预见,美国AI那套依靠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在中国AI的免费模式冲击下,将会变得难以持续。另外,美国普遍出现0客户、0产品、0计划,估值照样上千亿的AI公司,比如:Figure AI、Safe SuperIntelligence和Thinking Machiens Lab。 还有市值最高将近5000亿美元的Palantir,估值1830亿美元的Anthropic,估值1200亿美元的xAI,以及估值1000亿美元Databricks…等等。我们可以看到,美国AI从2023年来,不管是AI算力类还是AI应用类的公司,估值都在一路水涨船高,有些显然是高得离谱…算力只是AI时代的基础设施,应用才是AI时代核心中的核心,如果AI应用跑不出来或不能大规模的普及应用,算力的一切铺设都是扯蛋。目前,整个AI的一切都开始指向AI模型应用,这才是整个AI时代产业的真正大红利与大价值所在,唯有AI大规模的普及应用,才能体现出创造出AI真正的价值。即使当下的美国AI也是如此,各种疯狂的投资计划、产业协同都是寄希望于OpenAI能够跑出来,可以说OpenAI的发展决定了美国AI泡沫是否会破灭的“核心”,但是对于产业空心化的美国来说,似乎在应用上已经失去了双臂。AI核心的核心不在于堆积了多少算力,建设了多少的数据中心,而在于AI是否进行大规模的落地应用,是否有效的提高生产力,是否产生相应的收入,这才是关键。AI基建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应用…疯狂的算力阶段基本正在过去,未来是看AI应用,美国产业空心化是它最大的硬伤,所以美国AI只能在C端以及开发者生态上发力。美国AI最终依靠的,并不是它本土化AI,主要还是要依靠全球化,因为GPT大部分用户都是国外的。高额重资产的资本开支投入,意味着成本高,一旦投入与收入比例差距太大,就是大泡沫。所以,接下来美国AI的核心就是在OpenAI这些模型应用上,得把它们的收入、规模造出来。美7巨头在过去18个月里总计往AI砸进了5600亿美金的资本支出,而收入却只有350亿美金。16:1,泡沫太大了,美国AI的泡沫能否支撑或者是破灭,核心就是看支出与收入的比例。应该思考,美国AI的那套付费订阅模式,是否可持续?价格是否会大幅降价?它们的订阅价格高昂,是因为它们的支出太大,成本太高。一方面,取决于它们自己的路线是否可持续。一方面,取决于中国AI的崛起与冲击。2025,是中国AI出海的元年,低价与免费,似乎是我们的发展路线。当中国AI的综合能力水平与GPT相当,一个免费,一个付费订阅。那就是看站队了。老美现在还在谈技术垄断,是不现实的。科技制裁这些年,中国就是要构建一条自主可控全国产化的全科技产业链生态,打造世界科技的第二个选择。中国AI出海,其实市场非常大,特别是友好国家,中国AI出海的本土化、协同化、开放化、共享化…相比之下,中国AI在人工智能+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之下,即将迎来大规模的AI普及应用,特别是对于拥有强大产业链优势与应用优势的我们来说,中国AI在应用上将会远超老美,中国AI最大的价值也在于产业端应用,而非C端,最起码在AGI实现之前,中国AI大模型在C端中估计是比较难进行商业模式的变现,接下来3-5年个人认为国产大模型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产业端应用上。当AI产业的一切都开始指向 AI模型应用的时候,这才是整个AI时代产业的真正大红利与大价值所在。从8-26发布“人工智能+行动”开始,算力股行情就开始了松动与分化,更是Al模型应用进入爆发与体现的前夜。因为未来十几年,是AI产业化与AI产品化的大爆发周期,并将呈现出井喷式、指数级的爆发式增长,全面深入赋能各行各业,不断衍生出新的行业与新的产品,从而推动整个时代与产业的巨大颠覆与变革,并将推动长周期的AI 应用超级大行情,更将会诞生一批AI巨头企业。而下一批AI 巨头的诞生地:AI大模型、AI机器人、无人驾驶、Al硬件等等。坚持认为:2023-2025看AI算力的疯狂大牛市.2026-2035看AI应用的超级大牛市.Al+每一个人..Al+所有的行业与企业.Al+所有的硬件与終端...AI的各种衍生与服务…此时此刻一边警惕美国AI的泡沫论风险与动荡…一边坚守AI模型应用爆发的红利与价值…10年之约只为不忘初心的为人工智能时代而投资,投资中国最好的AI公司…🍎🌹

0 阅读:36
文欧加之

文欧加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