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的历史背景是公元712年~713年(开元年间),剧中的太上皇是刚让位于儿子的唐睿宗李旦,天子是唐玄宗李隆基,长公主是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 此时大唐王朝正处于从乱到治的关键时刻。 公元655年,唐高宗废王皇后为庶人,立武则天为后,武则天先参与后把持朝政,高宗为保住帝位想废后,但因武则天阻挠而失败,高宗又将李氏江山不旁落外姓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他先立为太子的武则天所生长子李弘被武则天毒死,再立为太子的武则天所生次子李贤被武则天流放并派人跟随杀死。后来,高宗在立武则天所生三子李显为太子后于公元683年身死,李显即位为中宗,武则天废中宗,立自己所生四子李旦为睿宗作为傀儡,武则天自己当政。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降睿宗为皇嗣。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率政变之军入宫,杀武之男妃,迎中宗即位,改回唐朝国号,武则天病死。 中宗时的皇后为韦皇后,她从中宗手中抢权,也想做女皇,她与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之后,曾经的睿宗李旦之子李隆基联合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起兵杀入宫中,杀死韦皇后及安乐公主,迎父亲复位。 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李隆基,是为玄宗,自己则居太上皇之位。 玄宗即位天子的头两年,太平公主谋皇位(想再建一个女皇王朝),便谋划聚兵起事杀玄宗,但玄宗先发制人,在公元713年杀死太平公主及党羽,结束了大唐朝政之动荡,迎来“开元之治”,唐朝进入为期近30年的极盛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