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小屋附近有位博主花了十万块钱租下一间临街店铺,本想着终于能踏踏实实做点小生意,可刚签完合同,隔壁的居民自治委员会就找上门来,说是要协调邻里关系,不让使用电钻,也不肯开具同意书,没有这张纸就办不了营业执照,店铺也就开不起来。 他从六月一直等到十月才把店开起来,这四个月里房租交了三万块,社区的人还每个月收八百块钱服务费,没有发票也没有理由,对方只告诉他大家都这样交钱,之后就不再理会他的询问。 关键是这些自治组织没有权力阻止别人开店,法律规定营业执照由市场监管局发放,社区管不了这事,他们却用居民反对或影响环境做借口,把法律规定的流程换成自己定的规矩,这种做法不是在帮忙,而是超出了他们的权限。 更让人心里发毛的是,这种事不是一回两回,好多地方都出现过类似情况,社区借着稳定和谐的名头,向居民收钱、施加压力、拖延时间,甚至变成一种默认的规矩,有人不敢得罪他们,有人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结果越忍越吃亏。 马库斯和平小屋网上争吵闹得很大,书记被撤了职,但组织本身还在,规矩也没有改,大家不清楚那些人是怎么选出来的,钱从哪里来,有没有正式备案。 现在书记停职了,但事情还没完,那个自治委员会到底合不合法,收的钱算不算灰色收入,没人去查也没人过问,大家都习惯了社区说了算,可大家真该问问谁给他们这个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