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国“养出白眼狼”了?很多人以为,朝鲜亲俄、巴基斯坦亲美,是中国的“援助外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11-15 15:34:43

[心]中国“养出白眼狼”了?很多人以为,朝鲜亲俄、巴基斯坦亲美,是中国的“援助外交”彻底失败。真相是,这恰恰证明了中国“长期底牌”的价值——它们越是去找俄美要“快钱”,就越离不开中国的“长线投资”。 网络上老是有人死盯着朝鲜与俄罗斯的互动、巴基斯坦和美国的往来,主观瞎判断,硬是说中国的援助全打了水漂。 这种看法太表面了,国家之间的相处,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绑定,更像成年人的务实合作——谁能解当下的急,就临时搭把手,可真正支撑发展的核心盘,从来没那么容易挪动。 朝鲜这阵子跟俄罗斯确实走得挺近,实打实的合作动作就没停过。 2024年两国领导人专门见了面,当场签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之后双边合作一下子就上了个台阶。 2025年2月,朝鲜劳动党和统一俄罗斯党定下来了为期三年的多领域合作协议,合作期限就是2025到2027年,签协议的时候双方还专门讨论了怎么把合作升级到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匹配的水平。 协议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涵盖政党建设协作,青年交流、文化合作等方面亦被纳入其中,为两党合作注入新活力。 紧跟着,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又和平壤工商会达成了经济合作共识,要一起推进工业设备供应、农产品加工,还有跨境物流这些实打实的合作。 这可不是光靠关系好往一块凑,说到底朝鲜心里一直悬着安全这事儿,没个踏实劲儿。 美国没停过搞单边制裁,2025年都已经来5轮了,制裁的实体和个人加起来超200个,涉及能源、金融、航运好多关键领域。 这绝不意味着朝鲜与中国的关系有所疏离。 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早已经刻进了民生和发展的骨子里。 早在上世纪,中国就算自己处于三年困难时期,还照样给朝鲜送粮食、运煤炭,甚至拆了刚建好的棉纺厂设备支援对方的工业建设,平壤地铁从技术到设备,都是中国当年手把手帮着建起来的。 放到现在,中朝的合作也没断档,北京到平壤的国际列车恢复通行,新义州到丹东的跨境经济合作区也在稳步推进,中国出口的建材、机械设备,一直是朝鲜恢复生产的关键支撑。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可不是短期的军事互动能比的。 再看巴基斯坦,确实和美国有了不少新动作。 2025年9月,巴方和美国战略金属公司签了5亿美元的稀土合作协议,分三阶段推进,先出口现成矿物,再建本土加工厂,最后实现大规模开采。 美国还计划投资12亿美元,帮巴基斯坦在俾路支省建帕斯尼港,专门用来转运矿产。 高层互动也挺频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不仅访美,还和美国总统一起吃了午餐,双方都喊着要开启合作“新维度”。 不少人看了就慌,觉得中巴关系要凉,可大家忘了,美巴这些合作,本质上是巴基斯坦为了缓解通胀和外汇短缺的权宜之计,全是“短平快”的单点合作。 中巴之间的合作,早已经是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 中国还帮着培训人工智能领域的青年人才,分享脱贫经验,这些深入骨髓的支持,美国的短期资源合作根本替代不了。 中国跟周边二十多个国家都有合作往来,从来不会搞拉帮结派那一套。 咱们跟这些国家合作的内容特别实在,有基建项目、有技术支持,还有民生相关的项目,不逼着哪个国家非得跟咱们合作,也不限制人家再跟其他国家打交道。 就是这种开放又包容的态度,反倒让更多国家愿意跟咱们走近。 连世界贸易组织都认可,中国的“促贸援助”帮不少发展中国家建起了自己的产业,布隆迪的水稻、斐济的菌草,都是靠这个才发展起来的。 短期能拿到的钱,也就解个一时的急,但长期的基础建设,才真能决定一个国家能走多久、走多稳。 俄罗斯给朝鲜的,多半是当下就能兑现的安全方面支持;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说白了就是用资源换资金的短期来往。 中国的投资,绝非着眼于一时之回报,它以长远的目光与无私的姿态,助力合作方搭建起发展的坚实骨架,携手迈向光明未来。 修一条铁路、建一座水电站、传一项农业技术,可能头几年看不到明显收益,但等基建通了、产业起来了、老百姓日子好过了,这个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后劲。 这种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互利共赢,就像中巴经济走廊,既帮了巴基斯坦,也让中国的合作更有韧性。 那些说“养出白眼狼”的说法,其实就是没搞懂国际合作的复杂之处。 中国能长期走下去的关键,不是搞捆绑、耍控制那一套,而是实实在在的互利,还有开放包容的处事方式。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朝鲜证实向俄罗斯派兵参战 中方回应)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