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周报》发布了一份军事对比报告,承认了解放军在规模上的绝对优势,但偏偏强

理大国迷雾 2025-11-15 13:41:30

最近日本《周报》发布了一份军事对比报告,承认了解放军在规模上的绝对优势,但偏偏强调日本拥有所谓的“质量优势”和“更丰富的经验”。这种说法着实有趣,让我们仔细看看实际情况。 先说说海军规模。中国海军目前拥有超过370艘舰艇,总吨位约250万吨,包括福建舰、山东舰和辽宁舰三艘航母,以及50多艘驱逐舰和近百艘护卫舰。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数量约150艘,总吨位约72万吨,核心力量是4艘可搭载F-35B的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单从规模看,中国海军确实是日本的三倍以上。 日本海上自卫队确实有其长处。他们的苍龙级常规潜艇静音性能卓越,最上级驱逐舰技术先进。日本已经从美国购买了147架F-35战斗机,航空自卫队飞行员也经常与美军进行联合训练。 但中国海军不仅规模庞大,技术上也进步显著。福建舰采用的电磁弹射系统是全球领先技术,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能快速突破日本宙斯盾系统的防御。 现代海战不仅是装备比拼,更是体系对抗。中国建立了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包括空警系列预警机和歼-35舰载机。火箭军的东风-26和东风-17等导弹能有效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日本在导弹技术方面存在对外依赖,自主研发的“高速滑空弹”故障率高达40%,尚未达到实战水平。 日本防卫省技术战略部部长堀江和宏提出的“三重打击”构想,计划从海陆空三个方向同时攻击中国舰艇。 但实现这一构想面临挑战,中国海军已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包括海红旗-9B防空导弹和歼-20战斗机。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每年在海上执行任务的天数远少于中国海军,持续作战能力存在差距。 军工自主生产能力也是重要因素。中国航母供应链自主化率已达98.7%,而日本舰艇的燃机涡轮叶片等关键部件仍依赖美国进口。 中国造船厂具备同时建造10万吨级航母的能力,日本最大船坞仅能建造4万吨级舰艇。战时的装备补充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中国钢铁年产量超10亿吨,军工产能基础坚实。 如果聚焦特定海域,比如钓鱼岛周边,情况又会不同。日本在该地区有地理优势,但中国海军编队已常态化穿越琉球群岛之间的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训练。 2025年11月,中国海军编队包括055型驱逐舰“鞍山”舰、054A型护卫舰“临沂”舰和903A型补给舰“东平湖”舰,穿越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这表明中国海军远洋训练已成常态。 日本海上自卫队是一支精干的专业化海军,但其规模限制和外部依赖制约了其独立作战能力。中国海军则展现出全面的体系作战能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势头。 海上力量对比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这一点从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日益频繁的活动可见一斑。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