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今天的东京涩谷十字路口,你可能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所包围。这个周末能容纳

理大国迷雾 2025-11-25 16:13:42

漫步在今天的东京涩谷十字路口,你可能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语言所包围。这个周末能容纳超过三千人同时穿行的街口,已成为日本旅游业繁荣的生动缩影。谁能想到,如今作为日本经济重要支柱的旅游业,是从二战后的废墟中起步,并经历了漫长而有趣的演变。 战后初期的日本,百业萧条,民众为生计奔波,无心也无力旅游。为了赚取宝贵的外汇,日本政府将重心放在发展入境旅游上,颁布了《旅馆业法》、《国际观光饭店整备法》等一系列基础性法律,初步规范了旅游市场。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为此修建的新干线、首都高速公路网等基础设施,不仅服务于奥运,也为旅游业的大众化奠定了基础。 一个关键变化发生在1964年,日本政府宣布国民出境旅游实现自由化。最初只允许每人携带500美元外汇出国,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是一笔巨款。 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初日元升值后,出境旅游对于普通日本家庭逐渐变得触手可及。1972年,日本出境游客突破了100万人次。 到了1987年,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为了减少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巨大贸易顺差带来的压力,日本政府非但没有限制国民出国消费,反而主动推出了“海外旅游倍增计划”,鼓励更多国民走出国门去看世界。 这一计划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1990年出境人数就突破了1000万。当时甚至有说法称,日本人出国,坐日本飞机,住日本投资的饭店,相当一部分利润又回流回了日本。 然而,长时间的“出多进少”导致国际旅游收支严重失衡。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日本政府深刻反思,在2003年提出了意义深远的“观光立国”战略,将旅游业定位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目标是吸引更多外国游客。2006年《观光立国推进基本法》的颁布,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这一国家战略。 这一战略转变带来了显著效果。来自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数据显示,访日外国游客数量从2011年的约600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突破3000万人次,消费规模超过4.5万亿日元,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经济支柱。 旅游业从服务贸易项下的最大赤字来源,转变为拥有巨额顺差的重要贡献者。到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数量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的3500万人次。 外国游客为何青睐日本?独特的旅游资源组合是关键。东京塔、富士山、京都的古寺是经典名片。北海道广阔的雪原和国立公园对自然爱好者有巨大吸引力,在外国游客“最想去的地方”调查中排名第一。 深厚的文化积淀,从茶道、和服到浮世绘,以及动漫等现代文化,都令人向往。调查显示,超过80%的访日外国游客是被日本的美食所吸引。 日本旅游业在细节上也下足了功夫。为了提升外国游客的体验,日本在签证、免税、通关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改革,例如对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在内的67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实行免签政策。 近年来,甚至突破了偏爱现金的传统,迅速普及无现金支付,中国的微信、支付宝在日本许多地方都能使用。各旅游景点几乎都“标配”了英语、汉语和韩语服务。今年日本还进一步简化了入境流程,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让游客能更快通关。 更深层次的体验式旅游也在发展。比如长崎县平户市开放古箭楼“怀柔橹”,每天只接待一户三口之家体验古代藩主的生活;爱媛县大洲市则允许游客骑上身披甲胄的马匹入城。这种深度体验型消费正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新亮点。 旅游业的繁荣为日本经济注入了活力。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研究,2006年度旅游产业带来的直接效应和波及效应就非常显著,直接雇用人数达215万人。 近年来,在日元汇率处于历史低位的背景下,外国游客在日本的消费能力尤其强劲。2024年前7个月,日本百货店的免税销售额已突破去年全年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当然,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日本本土民众却因日元贬值和物价上涨而捂紧了钱袋子,出现了内需复苏乏力的现象。如何让旅游经济的红利更广泛地惠及国内民众,是实现“观光立国”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 展望未来,日本政府已设定了2030年吸引6000万访日游客、消费额增至15万亿日元的目标。从战后争取外汇的无奈之举,到主动选择的“观光立国”国家战略,旅游业在日本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深化。 它不仅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更成为向世界展示日本文化魅力的窗口,这背后是政策、市场、服务和文化软实力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协同发力。

0 阅读:11
理大国迷雾

理大国迷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