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妈持28年前存单取钱遭拒!银行:找不到存根,网友怒了:你的失误凭啥让储户买

魔法山丘 2025-11-15 12:22:12

上海大妈持28年前存单取钱遭拒!银行:找不到存根,网友怒了:你的失误凭啥让储户买单? “我攥着真金白银存的存单,凭啥你们弄丢存根,就不让我取钱?”上海黄浦区建行网点里,顾大妈举着两张泛黄的存单,声音里满是委屈和愤怒。这两张1997年存入的定期存单,本金共6000元,约定到期自动续存,如今28年过去,连本带利该有近万元,可银行一句“系统查不到底根”,就把她挡在了门外。 这事迅速冲上热搜,网友们炸开了锅:“存单是银行开的,章是银行盖的,现在说找不到记录就不认账?”“储户把钱交给银行,就是信你们的保障,自己系统升级弄丢数据,凭啥让老百姓承担后果?”而顾大妈的遭遇,更是戳中了无数人尤其是老年人的痛点——当年小心翼翼存下的“养老钱”“应急钱”,难道会因为银行的疏忽就打水漂? 时间拉回1997年,顾大妈在上海建行存入两笔三年期住房储蓄,每笔3000元,存单上清晰印着存款日期、金额、利率,还有银行鲜红的公章。当年存钱时,因为她名字里“珮”字在银行系统里没有,工作人员手写修改后敲了章,这事儿她没太在意,毕竟同期其他存单后来都顺利兑付了,连2004年一张1万元的存单,都拿到了8000元利息。 今年6月,顾大妈想着把这笔“老存款”取出来补贴家用,兴冲冲跑到银行,没想到迎面就是一盆冷水。柜台工作人员核对后说,电脑系统里查不到这两笔存款记录,让她先回家等消息,等后台查到存根再通知。可这一等,就是整整三个月。 期间顾大妈多次打电话询问,得到的回复永远是“还在查”。直到她走了投诉流程,银行才开始“加急处理”,一会儿说派人去奉贤查,一会儿说去福建厦门调档,每天一个电话汇报“查询进展”,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结果。最后银行给出的解释是,可能是多次系统升级导致数据迁移出了问题,现在找不到底根,需要多部门排查后走“营业外支出”流程才能兑付。 “同样的名字问题,别的银行都能解决,为啥就你们不行?”顾大妈既焦虑又气愤。她想不通,自己手里的存单是真实有效的,银行也承认存根丢失是自身系统问题,可为啥取钱还要这么难?难道储户的权益,就因为银行的工作失误被无限期搁置? 其实这事儿在法律上根本没那么复杂。《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证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拖延、拒绝支付 。而最高法的相关规定更直接:只要储户能提供真实存单,银行就负有证明存款关系不真实的举证责任;如果银行拿不出证据,也不能仅凭“底根找不到”抗辩,就必须承担兑付款项的义务 。 简单说,存单是储户和银行之间的存款合同,只要存单真实,银行就不能以内部管理问题为由违约。就像网友说的:“我去超市买东西,付了钱拿了小票,难道超市能说‘我们找不到收款记录’就把东西要回去?”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有义务妥善保管储户的存款数据,系统升级、数据迁移都是银行的内部工作,由此产生的风险,凭啥让储户来承担?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银行的处理态度。从6月到11月,五个月时间里,银行先是消极拖延,投诉后才“象征性”排查,明明承认是自身过错,却让 elderly 顾大妈来回奔波、焦虑等待。老年人本来就看重“存单在手,钱才安心”,这种无限期的等待,无疑是在消耗储户的信任。 近年来,类似“老存单难兑付”的情况时有发生,背后暴露的是部分银行服务意识的缺失。对储户来说,存单是存款的唯一凭证,而对银行来说,保障储户资金安全、及时兑付是基本义务。系统升级、数据迁移都不是借口,既然能成立多部门工作小组专门处理,说明银行有能力解决问题,可为啥非要等储户投诉、舆论关注后才重视? 好在目前银行已经派人调取原始凭证,承诺会尽快处理。但这件事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存钱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存单、存折等凭证,遇到名字生僻字、信息修改等情况,要让银行留下书面说明并盖章;如果遇到银行无故拒绝兑付的情况,要及时保留证据,通过投诉、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对银行来说,更该吸取教训。储户的信任是银行的立身之本,不能把“合规”当挡箭牌,忽视了服务的本质。遇到特殊情况,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机械推诿,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储户为银行的失误买单。 现在顾大妈还在等待银行的最终处理结果,希望这笔拖了五个月的存款能早日兑付。这件事也让我们看到,公平正义从来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权益保障中。银行的规则再严,也不能凌驾于储户的合法权益之上;流程再复杂,也该为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开辟绿色通道。 你有没有遇到过存单、银行卡相关的糟心事?如果是你拿着真实存单却被银行拒绝取款,会怎么做?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一起聊聊该如何保障自己的“存款安全”!取钱理由 取钱被查问 存款取钱 取钱被报案 储户取钱困扰 取款老人 取钱被拒

0 阅读:32
魔法山丘

魔法山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