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丢失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英国首相斯塔默匆忙赶赴基辅与泽连斯基紧急会谈,这是对俄乌冲突升级的直接反应。 红军城的丢失,可不是丢了个普通小镇这么简单,这地方是乌军顿巴斯防线的命根子,三条铁路干线和E-50战略公路都打这过,北部的铁路枢纽一天就能处理200节以上的货运列车,乌军东部战线70%的弹药、燃料、食品都得从这转运,说它是乌军东线的补给大动脉一点不夸张。 更关键的是,乌东40%的炼钢焦煤都从这产出,而这些焦煤正是乌克兰钢铁产业和军事工业的命根子,没有它,乌军的坦克、炮弹都没法批量生产,等于直接断了乌军的战争潜力。 也难怪马克龙、默茨和斯塔默急着往基辅跑,这哪是普通的战场失利,分明是俄乌冲突彻底踩了油门,再不管乌军防线可能就要全线崩盘,欧洲的麻烦可就大了。 俄军拿下红军城的过程那叫一个稳准狠,完全没给乌军留喘息的机会。 先是借着浓雾的掩护,用摩托车、皮卡这类灵活的交通工具偷偷摸进红军城南部,一下子就打乱了乌军的防御部署,毕竟浓雾天里乌军的空中侦察和打击能力都废了大半,只能被动挨打。 紧接着就开始收紧包围圈,不仅用远程火力把乌军北部的补给通道压缩到不到一千米宽,还直接炸了沃尔恰河上的关键桥梁,把乌军的陆上补给线彻底掐断,让城里的守军只能靠无人机搞点小规模空投,那点物资对于坚守前线的部队来说,纯属杯水车薪。 俄军这时候还玩起了消耗战,不用步兵硬冲,而是用滑翔制导炸弹轰城外的坚固据点,再用FPV无人机盯着城里的地下室等防御工事打,就是慢慢磨掉乌军的有生力量,毕竟经过长期鏖战,乌军的老兵本来就稀缺,这么耗下去根本扛不住。 乌军这边简直是乱了阵脚,明明守军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总司令瑟尔斯基还嘴硬说没被包围,为了搞点政治宣传,还派了一架民间捐款买的二手“黑鹰”直升机,空投11名精锐特种部队到城里,想搞个战术反击的典范,结果这些特种兵落地才几小时,就被俄军的无人机饱和攻击全灭了,纯属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时候红军城丢了,对乌军来说可不是丢一座城那么简单,而是整个顿巴斯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之前乌军在顿巴斯构建的防御体系本来就靠红军城、库皮扬斯克、红利曼这几个点撑着,现在红军城没了,北线防御直接面临崩盘风险,俄军顺势就能往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长驱直入。 要知道,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可是乌克兰的矿业心脏,有克里沃罗格铁矿和尼科波尔锰矿,这俩都是制造武器的关键原材料,要是这地方再丢了,乌军连武器都没法造了,而且该州还和赫尔松、扎波罗热接壤,一旦被俄军控制,乌军在顿巴斯的剩余据点就会被三面包围,到时候全线崩盘就是早晚的事。 欧洲这时候能不急吗?马克龙、默茨、斯塔默心里跟明镜似的,乌军要是扛不住了,最先倒霉的就是欧洲。 之前欧盟搞了个“团结通道”,想通过中东欧国家给乌克兰运援助物资,结果因为乌克兰铁路轨距和欧洲不一样,货物还得在转运点卸下来重新装,一艘船能运的粮食,火车得跑二十多趟才能运完,本来就效率低下。 现在红军城这个核心转运站丢了,欧洲援助的炮弹、装甲车想送到乌军东线前线,更是难上加难,等于欧洲之前砸进去的援助款,很多都成了摆设。 更别说一旦乌军防线全面崩溃,大量难民会再次涌入欧洲,之前的难民潮已经让欧洲不少国家头疼不已,要是再来一次,欧洲的社会稳定都得受影响,尤其是能源安全、地缘政治格局都会被打乱,这可不是他们想看到的结果。 所以这三位欧洲领导人急匆匆跑到基辅,根本不是来给泽连斯基加油打气的,而是来摸底、来救火的,想看看还能怎么给乌军续命,毕竟一旦乌军垮了,欧洲的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红军城的丢失就像给俄乌冲突踩了油门,之前还能勉强维持的战线平衡被彻底打破,俄军的钳形攻势越来越明显,东边打红军城,北边还在以每天2-3个村庄的速度蚕食乌军防御,照这个势头下去,乌军想守住剩下的阵地难如登天。欧洲自然得急着出来稳住局面,不然最后烧到自己家门口可就悔之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