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

湖锦行 2025-11-14 19:00:45

美国飞行员发现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伴飞,既不是歼16、也不是歼20、更不是歼35,总是用歼11伴飞或拦截他们!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美军在南海执行任务时,总遇到一个奇怪现象:每次中国战机来伴飞或拦截,基本都是歼11,不是更先进的歼20、歼16或歼35。 2021到2023年,中美300多次空中接触里,七成以上都是歼11上阵,哪怕是近距离逼近美军侦察机,或是夜间警示轰炸机,出面的也都是它。这不是中国没有先进战机,而是空军的务实选择。 先来说说,歼11能为什么成为“主力”,首先是成本划算。它是国产改进型战机,国产化率高,单次任务的油料、备件成本才3万美元左右,维护费只有歼20的三分之一。 而美军不一样,侦察机被伴飞后,光检修就得花15万美元,轰炸机的机体损耗更是日积月累。 面对美军一年超600架次的南海侦察,歼11的低成本让高频应对成为可能,用最少的钱守住了空域。 其次是任务刚好适配。伴飞拦截的核心不是打架,是监控、警示对方,需要战机长时间在空中“看守”。歼11的双发设计安全靠谱,续航能力强,能全天候出勤,完全满足这个需求。 要是派歼20这种隐身战机,出动一次消耗太大,还容易暴露核心技术;歼16虽然先进,然而它作为多用途战机,用来日常伴飞太浪费,不如歼11经济实用。 升级后的歼11,战力一点不落后。它装上了先进雷达和国产发动机,能挂霹雳-15导弹,战力接近四代半水平,足够对美军侦察机形成威慑。 而且每次伴飞都是“实战训练”,200多次空中接触积累的战术数据,还省下了大量训练成本。它保留的原有信号特征,还能干扰美军情报判断,让对方摸不清中国空军的真实布局。 更重要的是保护先进战机。歼20、歼35是尖端战力,就像“精英战士”,该用在关键作战任务上。要是天天派它们去伴飞,不仅消耗大,还可能因为意外受损,得不偿失。 歼11就像“空中勤务兵”,出勤率高、维护简单,适合天天执行这类常规任务,把先进战机留作后手,才是明智的战力调配。 而这种选择让美军很被动。歼11频繁出现,迫使美军侦察机缩短任务时间、压缩航线,效果大打折扣。 美军虽升级了电子设备,却架不住歼11的高频出动,维护预算越来越紧张。情报部门也头疼,歼11的存在让他们难摸清先进机型的部署,研判难度大大增加。 中国空军的做法,体现了十足的智慧。不用先进战机炫技,而是选最适合的歼11执行日常任务,既守住了主权,又节约了成本,还保护了核心战力。 这不是落后,而是成熟的战力规划,好钢用在刀刃上,日常防线靠歼11,关键时候再让先进战机亮剑。 而美军飞行员的困惑,恰恰说明他们没看懂这种务实逻辑。歼11的每一次伴飞,都是对主权的坚定捍卫,也是对资源的最优分配。 这种不搞花架子、重实际效果的风格,正是中国空军战力自信的体现,用最合适的装备办最该办的事,才是真正的强军之道。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0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