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防务大臣石破茂突然公开发出了警示,点名中日绝不能开战,并直指日本在资源与动员方面承受不起长时间消耗。 毕竟当过日本防务部门的头儿,石破茂说的不是空话,每一句都戳在实打实的坎儿上。他把关键问题拆成了两点,一是手里的资源能不能扛住消耗,二是能不能把力量快速组织起来——这俩可是现代战争的死穴,一点虚的都来不了。 先说说日本的资源家底,真没什么底气可言。它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自给率长期连四成都不到,超过六成的吃的、喂牲口的饲料都得从国外买。要是海上运粮的路被掐了,超市货架用不了几天就得空。 能源方面更头疼,石油、天然气几乎全靠进口,就连发电用的煤炭都得大量买别人的,自己能产的能源少到可以忽略。要知道,日本90%以上的资源都得走海路运进来,这条生命线一旦出问题,工厂就得停工,电网可能瘫痪,老百姓的日子都受影响,根本撑不了长期战争。 更关键的是“动员能力”,这背后拼的其实是工业底子。日本制造业看着光鲜,不少核心零件却得靠进口,真到打仗的时候,供应链很容易掉链子。而且战后日本一直奉行“和平宪法”,军工体系本来就不完整,很多武器装备平时用着够,真要战时扩产,连配套的产业都跟不上。 咱再回头看中国,那情况可是天差地别。咱们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里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从炼钢、造有色金属这些基础材料,到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这些高端制造,全产业链都能自己搞定。 2024年咱们国家的工业增加值差不多有40.5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都是全球第一,光新能源汽车一年就造1300多万辆,这工业实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论资源扛风险的本事,咱们早就过了被人“卡脖子”的阶段。粮食自给率稳在95%以上,大米、小麦这些主粮完全够自己吃,不用看别人脸色。能源虽然也进口,但咱们有好多供应渠道,不是吊在一棵树上,再加上光伏、风电这些新能源发展得特别快,不断帮着补位,供应链越来越扛造。 更重要的是,咱们的产业链经过这么多年打磨,不光全,还特别耐折腾,就算遇到外部冲击,也能很快调整过来,这就是能长期消耗的底气。 石破茂说“现代战争拼的是韧性”,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现在打仗早不是靠一时冲动的“闪电战”,而是拼后勤、拼储备、拼产业耐力的“拉锯战”。日本连吃饭、用电的基本资源都得靠别人,工业还有明显短板,真要是陷入长期消耗,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其实石破茂的提醒,本质上是看清了中日实力的真实差距。中国从来不想打仗,但也绝不怕打仗,咱们完整的工业体系、扎实的资源储备、强大的动员能力,都是守护和平的底气。可日本要是有人看不清现实,非要拿地区安全当赌注,最后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底,和平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是靠实力撑起来的。石破茂的清醒,正好反衬出有些日本政客的糊涂,与其抱着“强硬”的口号自我麻痹,不如好好算算自家的资源账、工业账,这才是对日本老百姓真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