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密干部在台上激情呐喊"红高粱精神"时,莫言在台下的轻声否认让整个文化盛事陷入

俊青聊天下 2025-11-14 18:14:54

当高密干部在台上激情呐喊"红高粱精神"时,莫言在台下的轻声否认让整个文化盛事陷入微妙境地。"那只是我小说里的想象。"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句话,让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的文旅开发现出原形。 这片因《红高粱》闻名的高粱地,去年迎来五十万追寻"文学圣地"的游客。村口小吃摊日销八百张煎饼,民宿老板坦言:"靠小说里的情节,我们盖起了新楼房。"繁荣背后,学界质疑声不断:将文学虚构奉为文化传统,无异于饮鸩止渴。 《光明日报》的批评报道直指节庆活动的空洞化——舞台愈发光鲜,内涵日益稀薄。但这并未影响游客的热情。年轻女孩穿着九儿同款红衣,在田间拍摄两分钟短视频,配文"感受蓬勃生命力"便收获无数点赞。他们未曾翻阅原著,却坚信自己触摸到了这片土地的灵魂。 莫言的回应更为彻底:"那片红色只存在于我的梦境,从未在这片土地上真实生长。"商业运作需要故事,乡村振兴需要产业,但当虚构被奉为信仰,文学反而成了束缚发展的枷锁。 夜幕降临,游客散去,村民们清点着当日收入,影视基地的强光灯下,高粱秆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当文学想象成为地方名片,当虚构情节被奉为精神图腾,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片被文学重塑的土地?文学赋予的意义与真实的价值之间,究竟隔着多远的距离?《红高粱》是在临沂市什么地方拍的

0 阅读:3
俊青聊天下

俊青聊天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