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难民的福地又要变天了。8月30日,德国总理默茨明确表示:德国对支持弱势群体

彬幸许 2025-11-14 16:55:02

乌克兰难民的福地又要变天了。8月30日,德国总理默茨明确表示:德国对支持弱势群体方面投入了过多资金。现在,德国需要削减福利——包括乌克兰难民所获得的福利,以支持工业的维持和发展。因为,德国一直入不敷出,都快变成工业博物馆了。如果想扭转局面,就必须改革社会保险体系。这意味着要做出痛苦的决定,意味着要削减开支。此前,他曾公开表示,德国经济已无力支撑福利国家体系。 这话翻译过来其实挺简单:德国手里的钱快不够用了,以前给乌克兰难民发的那些补贴,可能要降一降了。 为啥会这样?这几年德国日子不好过是公开的事儿。就像一个家里,以前收入不错,亲戚朋友有困难了,随手帮衬一把不心疼。可现在自己工资降了,房贷车贷还得还,孩子上学要花钱,再想大方帮人,就得掂量掂量钱包了。德国现在就处在这个节骨眼上——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能源成本上涨,政府财政一年比一年紧张,手里的钱掰成两半花,自然得想想哪里能省点。 乌克兰难民来德国这两年,确实享受到不少福利。刚到的时候,政府给安排临时住处,发基本生活费,孩子上学不用交钱,甚至还能领点零花钱。这些钱看着不多,可架不住人多啊。前前后后一百多万难民过来,加起来就是笔不小的开销。德国一开始想着“能帮就帮”,可时间一长,自家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再这么掏下去,实在扛不住了。 默茨说“德国快变成工业博物馆了”,这话听着有点夸张,其实是在说德国的工厂日子不好过。以前德国的汽车、机械这些产业多牛啊,现在呢?订单少了,成本高了,有些厂子甚至撑不下去要关门。政府要是不把钱花在帮工厂渡过难关上,真可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老牌产业慢慢消失,那就真成“博物馆”里的老物件了。 那削减难民福利,具体会咋改?可能是以前每月发300欧元生活费,以后变成200欧元;也可能是临时住处不包那么久了,得自己想办法找房子;孩子的零花钱可能也会缩减。这些对难民来说,肯定不是好消息。就像本来在亲戚家借住,以前管吃管住,现在亲戚说“饭还管,但零花钱可能给不了那么多了”,日子一下子就得紧巴起来。 有人可能会说,德国这是“卸磨杀驴”?其实也不能这么说。当初接收难民,德国确实尽了力,现在自家有难处,调整政策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像朋友借钱,第一次你借了,第二次他还来借,可你自己正好要用钱,总不能打肿脸充胖子吧? 对乌克兰难民来说,这消息肯定让人心里发慌。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德国,本以为能安稳一阵,现在福利要降,生活压力肯定会变大。有些人可能会想办法找工作,可语言不通、没本地技能,找工作也不容易。还有些人家里还有老人孩子要养,钱少了,日子该咋过,都是现实难题。 默茨说这是“痛苦的决定”,确实没说错。一边是需要帮助的难民,一边是自家嗷嗷待哺的工业,不管选哪头,都得有人受委屈。但对德国政府来说,保住工业才能保住就业,保住经济根基,不然以后别说帮别人,自己都可能陷入更大的麻烦。 接下来,德国具体会怎么改福利政策,还得看政府怎么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乌克兰难民在德国的日子,恐怕要比以前难了。而德国自己,也得在“帮人”和“顾己”之间,重新找到一个平衡点。毕竟,自家日子过顺了,才有能力再去帮别人,这个道理在哪都一样。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彬幸许

彬幸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