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为什么当众玷污年近五旬的北元王妃吗?首先蓝玉的的外甥女是太子朱标的嫡妃,生下了朱雄英和朱允熺两个皇孙。这层关系让他成了太子的亲舅舅,在朱元璋面前都能挺直腰杆说话。 更关键的是,朱元璋培养蓝玉,本就是给太子准备的"定制版屠龙刀"。 看看蓝玉的嚣张事迹:北征归来夜抵喜峰关,守将按制度关闭城门,他直接下令炮轰关隘。这种形同造反的行为,朱元璋只是把"梁国公"改成"凉国公",连俸禄都没扣。为什么这么纵容?因为朱元璋需要给太子留一把能征善战的利刃。 最耐人寻味的是蓝玉对朱标的提醒。他曾直言不讳:"我看燕王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都和皇帝差不多。燕王不是久居人下的人,恐怕将来要造反,太子要小心。" 这话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他真心拥护太子;第二,他早就看出朱棣不是省油的灯。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朱标的猝死让蓝玉这把为太子量身打造的宝刀,突然失去了持刀人。朱元璋看着这个战功赫赫又桀骜不驯的将领,越想越不安——留给孙子朱允炆?根本驾驭不了。 于是在捕鱼儿海大捷后,出现了那桩蹊跷事:蓝玉强占了已过不惑之年的北元王妃。这个年纪在明代堪称老妇,蓝玉图什么?很可能是"自污保身"。就像当年王翦灭楚前拼命向秦始皇讨要田产,他是想用"贪色"来掩盖"谋反"的嫌疑。 可惜朱元璋根本不吃这套。在皇权逻辑里,蓝玉从来不是独立的打工者,而是太子的附属配件。朱标在世时,他是不可或缺的利刃;朱标死后,他就成了必须清除的隐患。 最终,蓝玉案牵连一万五千人,比胡惟庸案还多。而被他预言要造反的朱棣,果然在建文四年起兵,一路打到南京。如果蓝玉还活着,统领那些身经沙场的老将,朱棣恐怕连长江都过不去。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血淋淋的教训:在权力游戏中,站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永远要有自保的底牌。
693年,武则天对宰相娄师德说:“你弟弟久未升迁,去做个刺史吧。”这要放一般人
【4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