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9月,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

尔说娱乐 2025-11-14 11:27:40

1885年9月,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的坏事!”两个月后,胡雪岩也满怀愤懑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临终前,他召集所有子女,严肃地告诫他们:“千万别靠近白虎!” 主要信源:(东南军情——1885年9月,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的坏事!”两个月后,胡雪岩也满怀愤懑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1885年秋天的福州城,空气中弥漫着中药和潮湿的气息。 在城西一座老宅里,73岁的左宗棠躺在雕花木床上,呼吸微弱。 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老将,如今已被病痛折磨得瘦骨嶙峋。 床边站着几位亲信部下,个个面色凝重。 就在几天前,左宗棠得知了一个令他痛心疾首的消息: 清政府在镇南关大捷的有利形势下,竟然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主持这次议和的,正是他多年的政敌李鸿章。 "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的坏事!" 左宗棠用尽最后力气说出这句话时,枯瘦的手紧紧攥着被角,指节发白。 这句话不仅是对同僚的指责,更是对朝廷政策的绝望。 时间回溯到十多年前。 1875年的北京城,紫禁城内正在举行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御前会议。 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两位朝廷重臣,就国家战略方向展开激烈争论。 李鸿章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建设海军,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 他指着地图上的新疆地区说: "这片荒漠之地,每年要耗费朝廷大量银两,不如放弃。" 左宗棠立即反驳: "新疆是西北门户,一旦失守,整个西北都将不保!" 他详细列举了新疆的战略价值,说到激动处,甚至拍案而起。 最终,朝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然而,军费问题成了最大难题。国库空虚,朝廷只能拨付少量银两。 左宗棠不得不四处筹款,甚至变卖了自己的家产。 就在这时,一位特殊的帮手出现了。 红顶商人胡雪岩主动找上门来,承诺为西征筹措军费。 这位以经营钱庄起家的商人,凭借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广泛的人脉,很快为左宗棠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 1876年春天,左宗棠率领大军西征。 出征那天,他命人抬着一口漆黑的棺材,走在队伍最前面。 这个举动让全军将士为之动容,也表明了他誓死收复新疆的决心。 西征之路异常艰难。 大军要穿越茫茫戈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补给困难。 左宗棠事必躬亲,每天黎明即起,深夜才歇。 他亲自勘察地形,制定作战计划,就连士兵的伙食都要过问。 经过两年苦战,清军终于收复了新疆全境。 捷报传到京城,朝野振奋。左宗棠也因此被誉为"西北长城"。 然而,胜利的喜悦很快被现实的困境冲淡。 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李鸿章的海防计划得到越来越多支持。 用于西北防务的经费被大幅削减,左宗棠的诸多建设计划被迫搁浅。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左宗棠主动请缨,前往福建前线。 尽管年事已高,他仍然每天巡视海防,指导官兵修筑工事。 在他的指挥下,清军在陆路战场上连战连捷。 但就在战事最有利的时候,朝廷却下令议和。 左宗棠接到消息时,正在前线视察炮台。 他愣在原地,手中的望远镜差点掉落。 随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天,出来时仿佛苍老了十岁。 更让左宗棠痛心的是,他的得力助手胡雪岩也遭遇不测。 由于卷入政治斗争,胡雪岩的商业帝国一夜崩塌。 接连的打击让左宗棠一病不起。 在生命最后时刻,他最牵挂的仍然是国家的未来。 在左宗棠去世两个月后, 胡雪岩也在贫恨交加中郁郁离世。 他反复叮嘱部下要继续加强西北防务,绝不能重蹈覆辙。 左宗棠去世的消息传出后,福州百姓自发戴孝哀悼。 出殡那天,送行的队伍绵延数里。 许多老人跪在路边痛哭失声,感念这位为国家和百姓奉献一生的老将军。 历史的发展印证了左宗棠的远见。 新疆的收复维护了国家统一,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他与李鸿章的争论,也反映了晚清时期国家发展道路的艰难抉择。 左宗棠的一生,就像他西征时抬着的那口棺材,充满了悲壮与决绝。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尽管时过境迁,但他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铭记。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377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