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想不出,除了全红婵妈妈,哪家奥运冠军妈妈,会直接对着“采访”说:她(全红婵

修竹崽史册 2025-11-14 10:38:07

我实在想不出,除了全红婵妈妈,哪家奥运冠军妈妈,会直接对着“采访”说:她(全红婵)要是退役,希望她回来读书,她现在的文化不怎么样了。   跳水这行当,吃的是青春饭,全红婵七岁进体校,十岁上省队,十四岁站奥运领奖台,十八岁就得担心发育关,身体长一厘米,动作就得重调一遍;体重增两公斤,水花就可能炸开。   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国家队里那些老将,二十五岁就被叫“大姐”,二十八岁就得盘算退役,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不指望孩子一辈子在水里翻腾,只盼孩子手里有张能走遍天的文凭。   全红婵妈没上过几天学,却把账算得门儿清,跳水能挣奖金,能拿房子,能上热搜,可这些东西抵不过一句“文化不行”。   她知道,女儿现在贴满膏药的膝盖、踝关节,早晚会罢工;她也知道,女儿那句“赚了钱给妈妈看病”,听着暖心,却藏着多大压力。   父母不逼孩子非得拿冠军,只想孩子别在三十岁那天,发现自己除了会翻腾三周半,啥也不会。   国家体育总局早几年就发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运动员必须完成九年制课程,可现实训练营里文化老师常常是摆设,早操、陆训、水训、理疗,一天排得满满当当,哪有空坐教室?   好不容易挤出晚自习,孩子趴桌上就睡着了,教练急着出成绩,家长急着减负担,文化课就成了最容易被牺牲的那块。   结果一批批小天才站上领奖台,一批批年轻人退役后发现,简历上除了“奥运冠军”四个字,空空如也。   全红婵妈的愿望,其实是所有体育父母的底线:孩子别被金牌绑架,金牌是荣耀,也是枷锁。   它让孩子过早尝到聚光灯的甜头,也让孩子过早失去普通人的童年,父母不求孩子大富大贵,只求孩子退役那天,能像普通大学生一样,投简历、去面试、凭本事吃饭。   他们知道,知识是唯一不会贬值的资产,文凭是唯一不看成绩单的通行证。   这几年政策在变,高校扩招给退役选手留了名额,职业转换基金开始试点,心理辅导也写进了文件。   可父母最想要的,还是孩子别把全部赌注压在水花上,他们宁可孩子少拿一块金牌,也希望孩子多读几页书;宁可孩子成绩平平,也希望孩子身体完好,毕竟,赛场上的十分钟,抵不上人生后半截的五十年。   说到底,全红婵妈那句话,不是抱怨,是预警,她用最朴实的语言,提醒所有沉浸在金牌狂欢里的家庭:别让孩子变成只会跳水的机器。 跳水是天赋,读书是后路;金牌是瞬间,知识是终身,父母不图孩子光宗耀祖,只图孩子别在三十岁那天,发现自己除了会翻身入水,啥也不会。   你怎么看?

0 阅读:50

评论列表

小兵

小兵

2
2025-11-15 05:52

现在满大街手里拿着本科文凭,其实啥也不会的巨婴一大把,能为社会作贡献的不是唯一只靠文凭,终其一生能在某个领域里创造出辉煌已是了不起,就像宇航员完成了一次航天任务足已。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