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前出生的人赚大了?退休新政落地,延迟退休反而更受益? 上周同学聚会上,62岁的老张拍着大腿说:“幸亏没急着办退休!按新政策多干9个月,养老金每月能多领近300块,算下来十年就能多拿3万多!” 这话一出,在场的同龄人都炸了锅——之前大家都怕延迟退休是“吃亏事”,没想到1969年前出生的人,反倒成了新政的“受益群体”。中央定调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新政已经落地,很多人只知道“要多干几年”,却没摸清里面的门道。今天就用大白话拆解清楚,为啥1969年前出生的人延迟退休更划算,还有3个实操技巧,看完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选。 首先得明确:新政不是“一刀切”,而是“渐进式+弹性制”,这正是1969年前出生者受益的核心原因。咱们先搞懂政策逻辑:男性和女干部每4个月延迟1个月,女工人每2个月延迟1个月,用15年完成调整,而且允许弹性提前或延后3年退休。这个设计对1969年前出生的人特别友好,延迟时间短、选择权多,完全不用怕“多干好几年”。 举个实在例子:1965年出生的男性,2025年该退休,按新规只多干3个月;1969年出生的女干部,延迟9个月就能退,相当于多干两个季度,大多数人都能接受。更关键的是,2030年才会逐步提高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到20年,1969年前出生的人2030年前基本都退休了,不用多缴一个月社保,就能享受弹性福利。 可能有人会问:“多干几个月到底能多领多少?”给大家算笔明白账:1968年出生的国企职工,月薪8000元,按100%缴费基数参保,多干9个月,单位和个人共缴费2.16万元,个人账户能多存1.296万元。基础养老金每月能多领120元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每月多领95元,合计每月多领215元,10年就能多领2.58万元,远超多缴的费用。 而且这个群体还有个隐形优势:社保缴费年限足够长。大多1969年前出生的人已经缴了25年以上社保,不管是申请提前退休还是延后退休,通过率都比年轻人高。深圳的刘阿姨1965年出生,社保缴了32年,有高血压想提前3年退,提交申请和体检报告后,10个工作日就批下来了;而她的同事想延后2年退休,因为单位需要技术骨干,双方协商后很快就备案成功了。 这里要提醒一个关键转折:不是所有1969年前出生的人都能享受弹性退休,有3类人被明确限制,申请了也白搭。第一类是特殊工种从业者,比如高空作业、井下作业的,本身就有提前退休政策,不能再叠加弹性福利;第二类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经鉴定后只能按提前退休执行,不能延后;第三类是已经享受政策性提前退休的,比如破产企业职工、部分退役军人,不能重复享受优惠。 我姑父以前是电力架线工人,属于高空作业,按规定55岁退休。他想申请延后2年多赚点工资,咨询社保部门后才知道,特殊工种不能弹性退休,最后只能按时办手续。所以大家先别盲目申请,先打12333确认自己是不是受限人群。 再给1969年前出生的朋友3个实操技巧,直接能用:一是身体好就选延后退休,多干半年到1年,养老金涨幅比年轻人更明显,还能多拿工资;二是身体不好别硬扛,提前准备近6个月体检报告,缴费年限够的话基本都能通过提前退休申请;三是不用跑窗口,很多地方在政务服务APP上就能办,搜“弹性退休申请”,按提示上传身份证、社保卡和申请书就行。 其实延迟退休新政的核心是“自愿选择、灵活适配”,1969年前出生的人之所以受益,是因为政策刚好避开了缴费年限调整的影响,又给了足够的选择权。不像1980年后出生的人,不仅要延迟2-3年,还得缴够20年社保,压力明显大很多。 咱们这代人辛苦了一辈子,退休福利容不得马虎。新政不是让大家“多干活”,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根据自身情况,选到最划算的退休方式。1969年前出生的朋友,不妨趁着现在政策清晰,赶紧测算自己的延迟时长,早规划早安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是1969年前出生的吗?你打算提前退休、按时退休还是延后退休?身边有没有人已经享受到新政福利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和规划,咱们一起把退休福利算明白,不让自己吃亏!退休年龄调整 退休年限延长 退休金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