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着的心彻底落地!神舟二十号的好消息来得太及时,这波“稳操作”才是中国航天的硬核魅力。 原计划11月5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碰到了太空里的小碎片。返回时间只好推迟,全国人整整担心了6天。现在官方确认飞船没事,会选合适的时间回来。三位航天员在太空待了194天,这个时间刷新了中国航天员的驻留纪录。 这不是靠运气,长二F火箭很少出问题。每十万次发射,风险只允许有4次。飞船本身也做了加固,薄弱的地方都加强了防护,能挡住大部分小碎片的撞击。 之前神舟十八号在轨时,也遇到过类似的小碎片预警。地面团队马上调整了飞船的飞行路线,航天员按照提前练过的预案做好准备。最后任务顺利完成,没有出现任何安全问题。 这次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在太空也没闲着。他们出舱4次,加起来工作了31小时。安装的新设备,能让后面的航天员出舱作业时,每次少花40分钟。还做了59项科学实验,其中一项把金属加热到3100摄氏度。 地面的团队早就做了很多准备。发射前练了无数次应对突发情况的场景。航天员在轨期间,也经常练压力应对和简单的医疗救护。还有专门的救援团队随时待命,就怕出意外。 航天专家说,太空里的小碎片很常见。国外有过卫星被小碎片撞得失控的情况,最后只能报废。但中国的飞船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这些风险,做了针对性的防护。 飞船上装了8台高清摄像机,能看清火箭各个部位的情况。关键数据能实时传到地面,一点延迟都没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凑在一起就成了安全保障。 航天探索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所谓的“稳”,就是把可能出的问题都想到前面。把该做的准备都做足,遇到情况时才不会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