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位妈妈最近有点纳闷,自己每天给儿子带的牛奶,他从来没喝过,全偷偷给了同学。 这位妈妈姓王,儿子小宇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每天早上她都会在书包里塞一瓶常温纯牛奶,想着让孩子补充营养、上课有精神。可连续一个月,她从没见儿子喝过半口,问起来要么说“在学校喝完了”,要么含糊其辞“忘了”,直到上周三她去学校送作业本,才撞见了真相——小宇正把牛奶塞进同班同学浩浩手里,还小声说“快藏好,别让老师看见”。 王妈妈心里咯噔一下,既疑惑又有点生气,偷偷躲在走廊拐角观察。她看到浩浩接过牛奶时,手指攥得紧紧的,说了句“谢谢小宇”就赶紧塞进抽屉,眼睛里亮闪闪的。那天下午,她特意提前下班去接小宇,没等她开口,儿子先红了脸:“妈妈,我不是故意骗你的。” 小宇慢慢说出实情,浩浩的爸爸妈妈在他一年级时就离婚了,他跟着奶奶生活,奶奶身体不好,靠捡废品勉强维持生计,根本没钱给浩浩买牛奶。上个月体育课,浩浩跑了两圈就晕倒了,老师说他是营养不良、血糖太低。小宇看在眼里,想起妈妈说过“喝牛奶能补身体”,就偷偷把自己的牛奶省下来给浩浩,怕奶奶知道了过意不去,也怕同学笑话浩浩,才一直没敢说。 “浩浩说他好久没喝过牛奶了,第一次喝的时候,眼睛都笑弯了。”小宇低着头,小手抠着衣角,“我不饿,家里有好多吃的,浩浩比我更需要这个。”王妈妈听完,鼻子一酸,抱着儿子说了句“妈妈错怪你了”。她想起自己每次去接小宇,都能看到浩浩背着洗得发白的书包,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却总在课堂上坐得笔直,作业写得工工整整。 第二天早上,王妈妈特意买了两箱纯牛奶,一箱塞进小宇书包,另一箱让他带给浩浩。她还联系了班主任,了解到浩浩不仅家境困难,还特别懂事,每天放学都要先回家给奶奶做饭、洗衣服,学习成绩却稳居班级前十。王妈妈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跟班主任商量,以后由她负责给浩浩提供每天的牛奶,还悄悄给浩浩买了两套新衣服和几本课外书,让小宇偷偷带给她,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这件事很快在班级里传开了,不少家长知道后,都主动让孩子带双份零食、文具分给浩浩,还有家长联系了社区,帮浩浩的奶奶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班主任也组织了“互助小组”,让同学们在学习上帮助浩浩,慢慢的,浩浩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还在最近的期中考试中冲进了年级前五。 王妈妈后来感慨,一开始她还担心儿子“吃亏”,怕他养成随便把东西给别人的习惯,可看到两个孩子越来越亲近,浩浩越来越自信,她才明白,孩子的善良从来都不是“损失”,而是最珍贵的品质。现在很多家长忙着给孩子报补习班、追成绩,却忘了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可那些课本上学不到的温暖,往往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问题来了,如果你家孩子偷偷把东西分给同学,你会第一时间批评他,还是先听他解释?我们到底该如何守护孩子这份不掺杂质的善良,又不让他因为善良受到伤害? 孩子的世界简单又纯粹,他们的善意不带任何功利心,只是看到别人需要就伸出援手。这份纯粹的善良,是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比任何成绩都更值得被珍视。作为家长,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明辨是非,也要保护好他们心底的柔软,让这份善良在理解和支持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未来人生中最温暖的底色。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A001吴伯文
有时真的是孩子在教会我们重新学会怎么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