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黄庄,站在这十字路口,满眼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熟悉的场景,一股混合着青春气息与时光尘埃的记忆扑面而来。这里,是我整个青年时代的坐标原点。信步向北,那座中关村标志性的“生命”雕塑依然矗立,只是仿佛被时光这只无形的手轻轻向南推了两百多米。它还在,却不在原处,像一位搬迁了住址的老友,提醒着我物非人非的流年。目光转向一旁的海淀影剧院,它略显陈旧的立面仍在发挥着余热。里面似乎正寂静着,但我耳畔却依稀响起了多年前的喧腾——镁光灯打在脸上微微发热,台下是黑压压的观众,一个未来被称为萌叔的青少年,正穿着白衬衫蓝裤子,在“五月鲜花”的歌咏比赛上,用略带颤抖却无比真诚的嗓音,唱着关于未来的歌。那歌声,仿佛还回荡在如今空旷的门厅里。转角,那家初次品尝麦当劳的店面依然营业。明亮的“M”标志下,我仿佛看见了那个手握第一个巨无霸、对西式快餐充满新奇与兴奋的少年。如今薯条的味道或许未变,但当年那份简单的快乐,却已沉淀为记忆里一枚金色的书签。北大附中的校门静默如初,不知今日的学子是否还拥有我们当年的闲情;海中市场那条狭窄却充满烟火气的通道,似乎还留存着当年放学后穿梭其间的身影……这些并非特意前往,只是生活中“经常路过”的寻常地点,如今却成了拼凑起青春版图的珍贵碎片。就这样在雾蒙蒙的天空下一路走着、一路看着、一路回忆着……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