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七旬农户23年种树300亩 成材后遭禁伐陷困境 官方:正在协调】 “上哪里说理去!我20多年的投入,100多万白搭了!” 面对眼前成片的杨树林,71岁的黑龙江农户王老汉(化名)难掩激动。23年前响应“退耕还林”号召种下的300亩杨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却因被划入生态保护区而禁止采伐,而更让他无奈的是,至今未获得任何补偿。 事件回顾:响应政策种树 守护山林23年 2000年,时年48岁的王老汉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当地政府鼓励下,承包了300亩荒地种植杨树。23年来,他投入全部积蓄100余万元,精心管护这片林地。如今杨树已成材,市场价值可观,本应是收获的时候。 政策变化:林地划入保护区 采伐申请被拒 2021年,该片林地被纳入新设立的生态保护区范围。当王老汉申请采伐时,被告知因处于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林木采伐。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由于政策衔接问题,他的情况不符合现行补偿政策要求,导致至今未获得任何经济补偿。 农户困境:百万投入打水漂 养老成难题 “树不能砍,补助没有,我这20多年的投入怎么办?”王老汉表示,这些投入中有不少是银行贷款,如今连本钱都收不回来,晚年生活面临困境。据了解,像王老汉这样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 官方回应:正在积极协调 寻求解决方案 当地林业部门负责人回应称,已关注到此事,正在会同多个部门研究解决方案。一方面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合法权益。目前正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同时探索生态补偿、项目扶持等多种途径,力求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专家观点:政策衔接需完善 农户权益应保障 林业专家指出,此类问题凸显了生态保护政策与历史遗留问题的矛盾。建议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政策衔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此事经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网友呼吁:“保护生态很重要,但农户的付出也应该得到合理补偿。”事件后续进展,将持续关注。砍伐林木违法 非法砍伐森林
【黑龙江七旬农户23年种树300亩成材后遭禁伐陷困境官方:正在协调】 “上
柳浪闻莺声
2025-11-12 16:02: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