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公公神秘兮兮地把我老公拉到一边,亮出手机,眼神里闪烁着小学生发现新玩具般的光彩:“快看看这个!说是学了AI,在家动动手指月入八千!这课,能报不?” 我凑过去一瞧,得,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只不过韭菜镰刀这次精准地对准了咱家这片希望“与时俱进”的退休老苗。 老公拿过手机,憋着笑开始“审核”课程内容。“爸,您看这个‘AI一键生成’,其实就是咱家剪映里那个‘图文成片’功能;这个‘官方流量扶持’,也是假的。”他一针见血地拆解,公公眼里的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下去,像个被戳破的气球。 这场面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您看,骗子们可太懂了。他们不跟您比技术,专攻“情绪价值”: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叫得比亲儿女还甜;再祭出“不学AI就被淘汰”的焦虑大旗,精准拿捏了长辈们那颗“不想落后于时代”的、骄傲又不安的心。 这哪是知识付费?分明是给老年人的“孤独税”和“焦虑税”。 最后,我们没给公公报课,而是给他下了几个正经的AI工具,陪他一起鼓捣。看着他用自己的老照片生成数字人视频时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忽然明白:与其让骗子填补他们空缺的陪伴,不如我们用更有趣的方式亲自上场。 毕竟,守护好长辈们那份宝贵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真正快乐地“玩”起来,才是对抗这个时代各种套路最温暖的铠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