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18岁考生拒绝保送清华,校长骂他:“太狂妄!”后来到了高考冲刺前100天,他

尔说娱乐 2025-11-11 09:27:07

福建18岁考生拒绝保送清华,校长骂他:“太狂妄!”后来到了高考冲刺前100天,他又请长假离开学校。高考成绩出炉,普通大学的录取名单里都没有他的名字,但是过了20天,他却成为学校百年来第1位“颠覆者”! 主要信源:(东南卫视——福建18岁考生拒绝保送清华,校长骂他:“太狂妄!”过了20天,他却成为学校百年来第1位“颠覆者”) 2008年5月的一个午后,福建某重点中学高三教室里的风扇吱呀作响。 李拓远握着手里的保送通知书,指尖微微发颤。 班主任刚刚宣布的这个消息,让整个教室沸腾了。 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可他的心里却涌起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这个18岁的少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放学后,他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路边梧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 回到家,他轻轻推开房门,将书包放在椅子上,目光落在书桌上那张世界地图上。 耶鲁大学所在的位置,被他用红笔细心地圈了出来。 李拓远的成长轨迹颇为特别。 小时候父母离异,他跟着母亲生活。 母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每天早出晚归,辛苦维持着这个家。 初中时的李拓远成绩平平,性格也有些叛逆,直到退休教师外公的出现,才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外公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他从不强迫李拓远死记硬背,而是带着他观察自然,在生活中学知识。 春天,外公会带他去郊外,指着发芽的柳树讲解植物生长的奥秘; 夏天,两人躺在院子里看星星,外公给他讲宇宙的浩瀚。 在外公的引导下,李拓远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成绩也突飞猛进。 高中三年,李拓远一直保持着年级前十的好成绩。 他特别喜欢英语,经常抱着英文原著读到深夜。 学校的英语角是他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有来自外教的地道发音,有同学们热烈的讨论。 也就是在那时,他萌生了去耶鲁大学深造的念头。 保送清华的消息传出后,学校的老师们都为他高兴。 班主任特意把他叫到办公室,详细说明了保送的优势。 校长也亲自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分析国内顶尖学府的好处。 然而,李拓远却在这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我想试试申请耶鲁。" 当李拓远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时,办公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班主任扶了扶眼镜,校长皱起了眉头。 这个决定在校园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议论不绝于耳。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距离高考只剩100天的时候,李拓远向学校请了长假。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校园里炸开了锅。 有人说他太过狂妄,有人替他担心,但李拓远却异常坚定。 请假在家的日子,李拓远过着规律而充实的生活。 每天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他就起床背单词。 书桌上堆满了各种英文原著和备考资料,墙上贴满了学习计划。 他独创的"A4纸记忆法"就是在这段时间完善的: 将单词分类整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每天反复记忆。 备考耶鲁的过程并不轻松。 托福、SAT考试都要准备,申请文书也要反复修改。 有时一篇文书要改上十几遍,直到深夜台灯下,还能看到他伏案疾书的身影。 母亲虽然心疼,却始终支持儿子的选择,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准备营养餐。 高考那天,李拓远平静地走进考场。 考试结束后,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放松,而是继续准备耶鲁的面试。 当同学们都在焦急等待高考成绩时,他正在通过网络与耶鲁的面试官进行视频交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耶鲁的offer也如约而至。 消息传开,当初质疑他的人都沉默了。 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特意表扬了他的勇气和远见,班主任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骄傲。 如今,李拓远已经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 梦想需要勇气去追求,更需要坚持去实现。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关键在于是否敢于追梦,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546

评论列表

AAAbbbqx

AAAbbbqx

2
2025-11-11 14:38

耶鲁是个啥鸟啊?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