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男子结婚在同学那买了8箱酒,每箱5400元,婚礼结束后还剩下6箱,男子要退货,他同学说包装打开过影响二次销售,只能按每瓶770元退,但男子要原价900元退,说当初同学说过按瓶按箱都能退,称如果同学不同意原价退就起诉维权,还要调查他的烟酒售卖资格。 2025年9月底周先生要结婚,正要考虑去哪里买,买什么酒店的时候,他的一个朋友说他们的高中同学郑先生卖酒,而且比较实惠。 想着都是老同学,怎样都会看在昔日同学的份上优惠一些,于是向朋友要了郑先生的联系方式。 很快俩人联系上了,周先生就在郑先生那买了8箱五粮液 。郑先生表示,俩人是老同学,就优惠一些给,一箱6瓶,就让周先生一箱给5400元就行。 周先生把酒拿回家后,可能想到婚宴喝不完这8箱酒,于是就询问郑先生如果喝不完怎么退,周先生表示按瓶按箱都可以退。 既然老同学都说可以退了,周先生也不怕这酒喝不完,想着果然还是有熟人好,办事省钱省力。 婚礼结束后,周先生点了一下酒,发现还剩6箱酒,于是就和郑先生说了这个情况。 郑先生第一次遇到剩下的酒比喝得还多的情况,他和周先生说要报告库房,还说要到国庆了,让周先生等等。 而周先生一等就是半个月,15号那一天他等不及了,就询问郑先生事情问得怎样,酒什么时候能退。 周先生之前跟郑先生说过,这剩下的6箱酒有2箱是没有拆封的,另外的4箱是拆封过的。 郑先生告诉周先生,2箱原封的酒可以退,但是另外四箱他处理不了,让周先生找个地方回收,说回收价一般是800元,他再每瓶补给周先生80元,当做自己这笔生意不挣钱。 可周先生就是不愿意,他表示就是在周先生那里买的,就应该退给周先生,而且他又不知道哪里有回收酒的,让他去哪里找。 郑先生也很无奈 ,他跟周先生说拆箱的酒价格有一定浮动,肯定不能按照原价格退。 周先生不高兴了,说买酒前为什不说? 郑先生解释他也不知道全部会拆开,以为喝多少拆多少? 周先生觉得有点搞笑这,说不拆箱酒怎么上桌? 双方为此争执不休,后来周先生要郑先生给地址,他要把酒送到郑先生店里。 郑先生说可以,但是他要先验货,于是派了一名验酒师到周先生放酒所在处。 可验酒师酒后发现,周先生所说的有两箱原封的五粮液根本不存在,这6箱酒全部都是被拆封过的 。 本来郑先生提出原封的酒每瓶按770元退,而拆封过的按750元一瓶退,而验酒后,他提出全部酒按照750元一瓶。 周先生立马不干了,说当初说好按原价退的。 郑先生表示是周先生自己不要这个机会的,如果是原封的,他会给900元一瓶退,但这些酒都是拆过的,已经影响二次销售,没有办法按照原价格退货。 周先生不高兴了,他找来了记者要求曝光郑先生,他表示要郑先生给他原价退还。 得知郑先生不愿意原价退酒,周先生就质疑他是否有烟酒售卖价格。 随后郑先生拿出了一张营业执照,但经营者是一位姓赵的女子,而且经营范围写的是食品类的 记者询问郑先生酒需要另外许可吗?他解释酒属于食品,只要可以销售食品就能卖酒。 最终在记者的介入下,郑先生松口只能以770元每瓶的价格回收。 但周先生不愿意,说他的诉求是原价900元退还给郑先生,否则他要把起诉维权,还要查清楚郑先生是否有烟酒售卖资格。 周先生要求原价把剩下的酒退给郑先生,他这么做是否合理? 《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如果郑先生之前承诺过剩下的酒可以退,而且说好以原价退,周先生的诉求确实合理。 但郑先生表示,之前是说过原封的可以原价退,但并不包括拆封的。 既然之前没有提到退货条件,拆封的酒也没有说过多少钱可以退,那么又该如何呢?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既然双方没有就拆封的酒退多少钱,那么可以按照习惯,参考同行的的退货价格。 对于周先生要求原价退款的要求,有人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称高档酒拆箱与不拆箱差别非常大。8件酒喝6退2一般老板也还能接受,但是你就喝了2件其他也都拆箱,没有哪个老板愿意原价退款。 对于此事,您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