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突然宣布! 11月10日消息,乌克兰东部战场传出一则消息,当地时间11月8日俄军说他们快要拿下库皮扬斯克市了。这座被称为乌克兰第三首都的城市,就像棋盘上那颗快要被吃掉的棋子。 库皮扬斯克不是普通的城市,它坐在奥斯科尔河畔,是乌军在哈尔科夫州东部的防御枢纽。1941年基辅被德国占领后,乌克兰政府曾疏散到库皮扬斯克,此后这座城市被称为乌克兰的第三首都。它的失与守,牵动着整个战局的神经。 “第三首都”这词儿听着唬人,其实库皮扬斯克也就是个十几万人口的小城。但它为啥这么重要?往地图上一看就明白——它是哈尔科夫州东部的“门闩”。乌军要是丢了这儿,俄军就能顺着奥斯科尔河往西北扎,直逼哈尔科夫市;往南能连通顿涅茨克的俄军据点,把乌军的防御线撕开个大口子。当年乌克兰政府疏散到这里,图的就是它“进可守、退可跑”的地理优势,现在倒成了双方必争的“绞肉机”。 俄军说“快要拿下”,听着像胜利在望,可细琢磨全是水分。现代战争里,“快要拿下”可能是指占了几条街道,或者拿下了外围的几个据点。库皮扬斯克老城区还在乌军手里,巷战一打就是几个月的例子多了去了。去年巴赫穆特不就这么耗着?俄军天天说“进展顺利”,最后啃了半年才算控制。这次大概率也是类似——俄军在正面施压,乌军收缩防线死守核心区,两边都在拼消耗。 更值得琢磨的是“第三首都”这个标签。乌克兰现在急需精神符号,库皮扬斯克被捧成“第三首都”,既是给国内打气——“看,我们在哈尔科夫还有这么重要的据点”,也是给西方传递信号——“别停援,我们在拼命守”。而俄军炒作“快要拿下”,则是要打击乌克兰的士气,同时向国内证明“特别军事行动”还在推进,没白折腾这几年。 可最苦的还是城里的人。有库皮扬斯克的居民在社交平台发视频,镜头晃得厉害,背景里全是碎玻璃和烧黑的墙。她说:“白天不敢出门,晚上炮声能震醒孩子。俄军说快到了,乌军说要守住,可我们只想知道,明天还能活着吗?”所谓“战略枢纽”“第三首都”,落到普通人头上,不过是“今天能不能喝上水”“今晚弹片会不会落进院子”的问题。 战争里的“快要拿下”,十有八九是宣传话术。就像俩拳击手打到第十二回合,都累得扶着绳子,教练在边上喊“你快赢了”,其实俩人都快站不稳了。库皮扬斯克到底谁能拿下?可能得看后续补给线、援军到没到,也可能打个拉锯战,最后变成“谁也没完全控制”的废墟。 但对乌克兰来说,库皮扬斯克的意义远不止一座城。它是哈尔科夫防线的最后一道篱笆,是民众心里“还能抵抗”的象征。丢了它,士气得受多大打击?可守它,又得搭进去多少士兵的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