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三岁的孩子手里攥着两块泡泡糖,母亲见状问道:“这是从哪儿来的呀?”经询问得

小满长岸 2025-11-10 19:08:53

苏州,三岁的孩子手里攥着两块泡泡糖,母亲见状问道:“这是从哪儿来的呀?”经询问得知,孩子是跟着母亲去超市时,从货架上拿的。 母亲带着孩子返回超市,拿出那两块泡泡糖,向服务员解释道:“不好意思,我没注意,孩子拿了超市的两块泡泡糖,我来结账。” 超市工作人员一听,立刻说道:“这是偷,不能按泡泡糖的价格结账,得罚款。” 母亲抱着孩子与超市工作人员起了争执,母亲觉得,三岁的孩子没有认知能力,就算拿了两块泡泡糖,也不能说是偷。 一群超市工作人员将母子俩团团围住,喊着“你们就是小偷,小偷”。要求母亲按照上一位顾客买单的价格,买下这两块泡泡糖。 上一位顾客买单花费了60元,母亲不想再吵下去,也不想让孩子看到这样的争吵场面,便付了钱。 没想到,超市工作人员接着又对母亲说:“你孩子可不只偷了两块泡泡糖,还偷了超市几千块的零食,都得赔偿。”便拦住母子不让走。 孩子的父亲和爷爷得知消息后,急匆匆的赶到超市。 他们质问超市:“你们怎能说一个三岁的孩子是小偷呢?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要求赔偿六十元的?请调出监控,证明我家孩子拿了超市几千块钱的东西。要是能证明,我按一百倍,甚至一千倍的价格赔偿。” 戴着帽子的超市店长气冲冲地对他们说:“你家小孩天天来超市拿东西,还分给其他小孩。别人家孩子都懂事,你家孩子从小就这样,长大了保不准去偷鸡摸狗” 这位店长的话,让人十分诧异,三岁孩子天天来超市拿东西,超市不制止,反倒等家长发现孩子拿了两块泡泡糖,自己找上门来,才要求赔偿所有零食的钱? 超市工作人员称:“我们这儿丢了很多零食,抓到一个就得承担一部分。” 这难道是说谁讲信誉,谁就是冤大头吗? 超市目前回应,已成立专门的调查组来处理此事。 三岁孩子拿了超市两块一块钱的泡泡糖,母亲回超市要求结账,这是诚信之举,可超市却要求按上一位顾客的金额买这两块泡泡糖,还改口说丢了几千元零食要赔偿,这是否有敲诈之嫌? 若按“偷”的价格赔偿,两块泡泡糖三倍赔偿是六元,就算按十倍赔偿,也不过二十元。 这位店长处理问题毫无能力,说话也没逻辑,像个泼妇骂街、强词夺理,老板雇到这样的员工,真是不幸。 而家长发现孩子拿了超市东西,主动回超市结账的行为值得称赞。 家长不护短、不逃避,用实际行动教孩子“知错就改”。家长主动道歉是态度,积极赔偿是担当,这样有原则、有温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明事理、有底线的孩子。 来源:极目新闻

0 阅读:20

猜你喜欢

小满长岸

小满长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