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美国财政部下贝森铽突然宣布:美国已经研制成功第一块本土稀土磁铁,终于不害怕被“卡脖子”!美国研发武器有望实现稀土“自给自足”! 最新消息:美国当地时间11月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南卡罗来纳州视察一家稀土公司,兴奋表示美国这家稀土公司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第一块美国自己本土生产的稀土磁铁已经被生产出来了。 当着记者的面,贝森特非常兴奋地表示,中国不是想要利用稀土资源来卡美国的脖子吗?现在我告诉中国人,美国自己的企业已经能够利用自己的技术、资源,生产出第一块稀土磁铁了,美国在人工智能、高端武器研发所需要的这些关键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真的感觉很搞笑,所谓的 “巨大进展”,说白了就是造出了个样品,距离能支撑 AI 和高端武器的量产供应,差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先说说这家被视察的公司,大概率绕不开美国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稀土企业 MP Materials,毕竟整个美国能规模化开采稀土的就这一家。 可就是这家 “独苗” 企业,前几年还得把开采出的稀土精矿打包卖给中国的盛和资源,运到中国分离提纯后,再高价买回来加工好的材料,等于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攥在中国手里。 2024 年 MP Materials 才算勉强搞起了分离产能,产出的钕镨氧化物也就 1294 吨,纯度顶多到 99.99%,离制造高端磁体需要的 99.9999% 还差着两个数量级,这种纯度的材料根本进不了 F-35 战机或者 AI 芯片的供应链。 再看那吹得神乎其神的 “本土生产”,美国地质调查局 2024 年的数据摆得明明白白,中国当年稀土产量 27 万吨,占全球 69.2%,而美国稀土化合物产量才 1300 吨,终端稀土磁体几乎没有商业化产量。 MP Materials 在德州建的磁体工厂,初期产能才 1000 吨,计划 2025 年底才产出首批商业化磁体,就算加上规划中的第二座工厂,到 2028 年总产能也才 1 万吨。 可中国 2024 年的钕铁硼磁体产量已经突破 30 万吨,占全球 90% 以上,单是北方稀土一家的分离产能就顶得上美国全国规划产能的十几倍,这种量级差距可不是靠 “第一块磁铁” 就能填补的。 更关键的是美国压根绕不开的重稀土死穴,制造高性能磁体必须的镝、铽等元素,美国本土精炼能力为零,储量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全球 90% 以上的重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而 F-35 战斗机每架需要 417 公斤稀土,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要消耗 4173 公斤,缺了重稀土,美国造出来的磁铁根本扛不住高温高压,装在武器上就是个摆设。 美国也曾想靠回收解决原料问题,可波士顿一家咨询公司早就算过账,目前全球稀土回收量只占总产量的 1%,技术不成熟还成本高,Vulcan Elements 拉着合作伙伴搞回收,可后者年产能才 200 吨,就算扩产到 3000 吨也只是杯水车薪。 说起来美国也是自己丢了西瓜捡芝麻,上世纪本来握着全球 70% 的稀土产能,却因为环保成本高,把冶炼这种 “脏活累活” 丢给了中国,自己主动断了产业链。 现在想重建才发现,中国独创的串级萃取技术早把分离成本压到了美国的 1/3,还手握全球 68% 的稀土专利。 美国建个分离厂光环评就得耗两年,废水处理设备要投 1.2 亿美元,MP Materials 拿了国防部的补贴,2024 年还亏损 6000 多万美元,背负 9 亿美元债务,靠政府输血才撑着。 更要命的是人才断层,美国掌握核心技术的熟练工人就三四百人,市场缺口却有 1400 人,高校相关专业都停招了,工厂建好了也没人会操作。 所谓的 “自给自足” 还有个滑稽的细节,美国 2025 年前 9 个月从中国直接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少了 42%,但从泰国、墨西哥的进口多了 30%,说白了就是中国提纯的产品换了个产地 “洗个澡” 再卖过去。 F-35 生产线因为中重稀土供应紧张早就出过产能波动,战斧导弹的稀土组件也得偷偷从第三方采购,这种 “换汤不换药” 的依赖,哪谈得上什么舆论逆转。 中国现在不仅能提供全部 17 种稀土,还在往高端走,14 纳米芯片用的稀土靶材都通过了中芯国际验证,而美国还在为第一块磁铁沾沾自喜。 这种差距不是砸钱就能补上的,稀土产业要几十年的技术沉淀和产业链配套,美国想跳过这个过程,靠着喊口号和摆拍样品就宣称 “抗争成功”,着实有点自欺欺人。 毕竟真要比产能比技术,中国随便一家稀土企业拿出来的成绩单,都比这 “第一块磁铁” 有分量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