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大陆如果发动战争,理由是什么?台湾没有石油,不是抢石油。没有矿产,不是抱矿产。抢台积电?搬去美国了,没啦。抢外汇储备?都在美国。 那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因为要推翻台独“政权”,这个在台湾的“政权”是非法的,就这一个理由,没了! 回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那时候国共两党打得不可开交,结果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陆成立了新中国。 从那时起,两边就隔着海峡对峙,各过各的日子,但北京一直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绝不容许分裂出去。 这套思路根植于历史教训,避免国家再次四分五裂。联合国在1971年通过的2758号决议,也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代表,这让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挤。 转眼到八十年代,两岸开始破冰,民众探亲、贸易往来热络起来,大陆改革开放,台湾企业蜂拥而至建厂,赚得盆满钵满。 九十年代,李登辉上台后,台湾内部冒出“本土化”声音,渐渐偏向“独立”倾向。 陈水扁时期更是公然搞“一边一国”,惹得北京火大,出台反分裂国家法,明确划出红线,如果有人敢正式宣布“独立”,就动用非和平手段。 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签了二十多项协议,交流达到高峰,直航、海底电缆啥的都通了,旅游业、经济都跟着飞。 蔡英文2016年上台,她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东西其实是两岸当年口头约定,承认一个中国但各表其意。 北京觉得这是底线,结果她绕过去,两岸官方沟通断了,军机绕台、军演频频上演。 2024年赖清德接棒,他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就职演讲避谈一个中国,北京立刻回击,军舰战机围岛演练,气氛剑拔弩张。 蔡正元作为前国民党立委,亲北京派,常在媒体上发声,他最近在演讲中点明,大陆如果真要动手,不是盯着台湾的油田矿藏,那些玩意台湾本就没多少,石油基本靠进口,矿产也稀缺。 台积电?工厂部分迁美了,核心技术在美国建新厂,外汇储备大头也投在美国国债上,北京抢这些不现实。 他直言,核心就是铲除“台独”势力,因为在北京眼里,台湾当局是非法政权,违背宪法和历史,必须回归统一轨道。 这话一出,岛内炸锅,有人赞同觉得戳破泡沫,有人骂他卖台,但确实触及本质。 两岸贸易额去年超3000亿美元,台湾顺差上千亿,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如果北京真贪资源,早就不给优惠了,各种让利政策让台湾企业赚翻。 北京的统一大计,嵌入中华民族复兴梦,大陆多次表示,和平统一是首选,但不排除武力选项,目的是让两岸中国人一家亲,避免外力干预。 国际上,美国玩“战略模糊”,卖武器给台湾,但不承诺出兵,最近美台军售包括鱼叉导弹、爱国者系统,价值几十亿,北京视作挑衅。 欧洲国家也插一脚,法国德国军舰过台湾海峡,声称自由航行,北京抗议侵犯主权。 日本更近,离台湾就百来公里,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修宪扩军针对意味浓。 俄罗斯跟北京站一边,中俄联合军演绕台湾,地缘政治棋局复杂。 台湾内部,民调显示多数人想维持现状,不愿统一也不愿“独立”,但“台独”教育洗脑年轻一代,课本淡化中国历史,强调台湾主体性,导致认同分歧。 经济上,台湾芯片产业全球领先,但供应链依赖大陆原材料和市场,一旦冲突,全球经济遭殃,芯片短缺可能重演疫情时乱象。 北京近年推惠台措施,吸引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福建等地设示范区,提供同等待遇,试图拉近人心。 蔡正元的话提醒大家,别被政客忽悠,以为大陆就是来抢钱的,其实是政治原则问题。 历史上,类似分裂如南北韩、东西德,最终都走向统一,台湾若继续对抗,只会让老百姓遭罪。 未来北京可能继续施压,经济制裁、外交孤立,但也留对话门,如果国民党上台,重启沟通,或许缓和。 赖清德政府加强防务,买武器、延长兵役,但岛内反战声音大,年轻人不愿打仗。 整体看,两岸和平关键在互信,抛开意识形态,坐下谈,蔡正元这番分析,让人看到统一不是掠夺,而是回归大家庭,避免战争悲剧。 展望前路,两岸中国人血脉相连,早日携手,共创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