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美军高官开口质疑解放军太“信科技”,转头却把希望寄托在“意志力”上! 2025年快结束了,美军还在讲精神胜利法。 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在播客节目上,居然一本正经地说,解放军太依赖技术,美军靠的是训练和意志。 你说这是战前动员也就算了,可他接下来的话,却让人怀疑美军是不是真没招了。 事情发生在9月26日,德里斯科尔参加了一档军事类播客,谈了整整两个小时。 他承认中国在高超音速、无人系统、量子技术等领域“进展惊人”,但又话锋一转,说这些技术在战场上“不一定靠得住”,还说“关键时刻,靠的是人,不是机器”。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问题是,美军自己不是花了几十年搞F-35、搞无人机、搞AI指挥系统吗?现在技术跟不上了,就开始反技术了? 到了10月初,他又接受了几家主流媒体的采访,继续强调“如果技术失效,美军依然能赢”。 这话说得更玄乎,仿佛一旦丢掉所有高科技装备,美军还能靠步兵打出奇迹。 他甚至举了阿拉莫战役和二战时期奥迪·墨菲的例子,说美军一直靠的是“战斗精神”。 但他没说的是,阿拉莫那仗最后是全军覆没,墨菲那种“个人神话”,放在现代战争中根本没法复制。 更离谱的是,他还说了解放军“可能过度依赖AI和无人装备”,战时缺乏灵活应变能力。 这番话在10月4日至12日间传到了中文网络,引发热议。 不少网友调侃:“美军是不是搞错了剧本?以为自己还在打抗战。”也有人说,德里斯科尔这番言论像极了考不好就说试卷太难的学生。 可现实却在啪啪打脸。 就在10月下旬,美媒披露,美军将在关岛部署“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射程2800公里,速度17马赫,听起来很先进。 但问题是,中国的东风-17早就列装,具备终端变轨和高突防能力。更关键的是,中国在亚太的全高度反导系统已经成型。 也就是说,美军的新导弹刚装上去,就被对手“反制预定”了。 而德里斯科尔口中的“靠人取胜”,在美军自身的现状下,听起来也像是一厢情愿。 2025年美军士气数据刚出炉,创下历史新低。征兵缺口达数万人,年自杀人数高达6000。 你说这是靠意志力取胜?先别说战场上能不能赢,就连能不能上战场都成问题。 而美军赖以自豪的F-35项目,耗资1.7万亿美元,至今事故频发。 相比之下,中国的歼-35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已经在11月6日的海试中完成三款舰载机的电弹起降,进入全甲板作业阶段。 这不是PPT,也不是演习,这是实打实的战力上线。 更讽刺的是,同一时间段,中国的“机器狼”无人集群也在台海演练中首次亮相,承担爆破、补给、侦察等多种任务。 11月7日至9日,多个西方情报机构指出,解放军正在重塑未来登陆战的游戏规则。 德里斯科尔却选择性忽略这些。 他不提解放军的“人民军队”传统,不提“党指挥枪”的组织优势,也不提“钢铁意志”早已根植于基层士兵的训练体系。 反而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中国靠技术,美国靠人。 可问题是,解放军真的只是靠技术吗?2025年台海演练显示,解放军早已形成“人+机”协同体系。 机器狼打头阵开路,无人机覆盖制空,后方则是训练有素的两栖作战部队。 这样的体系,既有技术支撑,也有组织执行力和指挥决策的敏捷性。 反观美军,海军陆战队正在“轻装转型”,但实际情况却是“减肥不成,战力缩水”。 德里斯科尔口口声声说要淘汰肥胖士兵、整顿内务,可现实是,美军的训练强度和兵员素质已难以支撑高强度战争。 更别提亚太基地的防御问题。 哈德逊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军在该区域仅有两个硬化掩体,若冲突爆发,90%的战机可能在第一轮打击中被摧毁。 这个时候再谈“意志力”,是不是有点像古代将军靠“忠义”打仗? 令人困惑的是,德里斯科尔在表达这些观点时,并不觉得矛盾。他一方面承认解放军技术领先,另一方面又坚称这些技术靠不住。 那美军的技术就靠得住吗?F-35靠得住吗?“暗鹰”导弹能打穿东风-17的防区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他所谓的“意志力”又能支撑多久? 更重要的是,他完全避谈一个核心问题:美军的战略威慑能力正在被稀释。 不是因为士兵不努力,而是因为敌人的节奏太快。 中国从福建舰到机器狼,从电磁弹射到量子通信,每一步都在缩小美军曾经的“技术护城河”。 与其说德里斯科尔是在表达战略自信,不如说他是在进行心理补偿。 当“技术领先”这个标签被中国悄悄撕掉后,美军只能转向“精神胜利”来维持信心。 嘴上说靠人,手里却追着高超音速导弹搞部署;嘴上说AI靠不住,背地里还在测试神经链接作战系统。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逻辑,说白了,就是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