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赖清德做梦都没想到,最先“登陆”台湾的不是飞机大炮军舰,也不是人民子弟兵,而是高德地图! 高德地图在岛内的使用体验引发热议!网友:从来没用过这么顺畅的导航!赞一个!此前使用境外地图导航,总是卡顿、延迟、路径偏差,这些问题在高德地图上都不存在,顺畅得很!高德地图早在2022年就开始完善岛内地图标注,2024年实现跨区域路线查询,今年上半年推出车道级导航。 2024年5月的时候,高德官号发了个视频,清清楚楚拍着从大陆这边直接导航到台湾的路线,这还是头一回把跨海峡的数字连接摆在大家眼前。 到了9月,能看3D多角度的地图也上了,港澳台的街道长得啥样,在地图上跟真的一样,像南京东路、哈尔滨街这些用大陆城市起名的路,一个个都标得明明白白,看着就挺有亲切感。 2025年6月更厉害,车道级导航在台湾全铺开了,准得能精确到每条车道、每个红绿灯的状态,就算在台中老城区那种窄巷里开车,系统也能及时提醒“前面300米走左边车道,别错过转弯的地儿”。 高德能做得这么顺,靠的是三套东西一块儿上:卫星拍的图、大家帮忙传的实时数据,还有人到现场去采。 阿里云给的算力也够强,AI能自动认卫星图里的路有没有变,新修的快速路、临时施工的地儿,更新得比老地图快多了。再加上北斗三号的48颗卫星照着,定位准到厘米级,就算在台北101那堆高楼中间,信号也比境外软件好,位置差不了1米。 这种技术实力落到用户身上,就是实打实的方便,直接把台湾人对导航软件的印象给改了。 台湾艺人黄安发了条短视频,在两岸社交平台上一下就火了——他坐在台北街上的车里,屏幕上连小巷子的细节都看得清,车道级导航还能提示红绿灯倒计时,那播报的调调听着就亲切,网友都在底下说“这感觉太熟了”。 台湾前“立委”蔡正元也说,他早把谷歌地图卸了,现在出门就用高德。台北开网约车的李师傅更实在,说现在接了单,规划路线从原来平均1分钟变成10秒就好,乘客说绕路的投诉少了九成。 反观那些在台湾卖了好多年的境外地图,毛病就太多了。比如谷歌地图,对台湾的本地情况根本没摸透,语音播报老出错,把“重庆北路”念成“众庆北路”,“二段”念成“二吨”,网友都拿这个当笑话讲。而且信息更新慢得离谱,新修的路好几个月都不标,去偏点的地儿,司机经常找不着北。 高德的界面里,藏着不少两岸连在一块儿的小心思。有人规划跨海峡路线的时候发现,福州平潭到台湾新竹那段路,标注着“跨海超级工程预留路线”——这条路线是专家去现场考察选的最好走的,大陆这边已经修通了,以后会是京台高铁的关键一段。 这种连接也藏在小细节里,台湾网友在导航里找到“漳州街”“泉州路”,这些用祖籍地起名的巷子,一听播报,好多人都想起家里老人讲过的旧事。 大陆游客也靠导航找到台南的老味道小吃店、台东不怎么出名的观景台,攻略里说的“本地人私藏”,现在真能找着了。 商业上的合作也跟着来了。台湾的7-11跟高德搭上线,门店在哪儿实时更,优惠券也能同步推给用户。 顺丰物流说,靠高德的准确定位,台湾地区送快递快了15%,偏点的地儿送对的概率从82%涨到98%。台北士林夜市的摊主李建明更开心,说最近靠高德导航来的客人多了快四成,地图上标了“必吃蚵仔煎”,大陆游客跟着导航就找过来了,生意比以前好做不少。 这种精准带路,也让两岸旅游从以前的“走马观花打卡”,慢慢变成了“深入逛吃”。 更实在的变化在感情上。台湾退役少将于北辰之前还说“大陆人到台北肯定会迷路”,他说的那套“红绿灯战术”,在高德的准标注面前根本没用——地图上不光把“总统府”周边的路标清楚,就连台军演习的敏感地儿,也标得没差,技术这么透明,以前那些误会自然就没了。 黄安视频的评论区里,“两岸一家亲”的留言刷了屏,有台湾网友说“导航把路名念对的那一刻,突然觉得离大陆好近”,大陆网友就晒“从北京到台北”的导航截图,路线上每个点都让人心里暖暖的。 高德在台湾的落地,没靠啥强硬的方式,就是靠准定位、贴心的本地服务,让台湾人觉得“好用”,自然而然就认了。上线才几个月,台湾地区下载高德的就超过300万,台北开网约车的几乎都用,接单用的时间平均快了28%,绕路的情况少了35%,这些数字都是实打实的认可。 赖清德这帮人炒的“对立”,在高德准得没话说的路线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台北司机跟着高德躲堵车,高雄主妇用导航找卖大陆食材的店,两岸学生一起标校园周边的路——技术给的方便,慢慢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感情连系。地图上每一条路,标的不只是哪儿到哪儿,更是大家心里想往一块儿走的道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