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女子和比自己大10岁的男子登记结婚,生下孩子后,却发现男子和原配并未离

戴婚纱聊军事 2025-11-10 14:22:21

江苏南京,女子和比自己大10岁的男子登记结婚,生下孩子后,却发现男子和原配并未离婚,两人的婚姻是无效的。经调解,男子答应每月支付10000元抚养费给孩子,并补偿240万元给女子,可他只给了2万元后,却消失不见了,女子怎么都联系不上,她再次以重婚罪起诉男子,法院判决大快人心。 13年青春搭进去,240万的补偿协议只拿到2万多,连给孩子交兴趣班的钱都不够。 站在南京市某法院门口,刘晓月手里攥着已经卷边的判决书,语气里满是无力与不甘。 故事的开端,是2009年一场看似暖心的同乡介绍。 彼时,刚结束一段失败婚姻的刘晓月,独自带着孩子在苏州艰难谋生,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让她格外看重伴侣的“靠谱”。 而比她大10岁的陈达,恰好踩中了她所有的期待。 作为南京某单位的公职人员,他待人接物稳重得体,对刘晓月的孩子更是呵护备至,会特意记住孩子的喜好买玩具,耐心陪孩子克服胆小的毛病。 但没人能想到,这个“完美伴侣”的背后,是一张精心编织的谎言大网。 陈达早在1990年就已与钱某登记结婚,所谓“离异多年、前妻不孕不育、孩子是抱养”的说法全是编造。 为了将骗局进行到底,他竟胆大包天私刻了“如皋市白蒲镇民政所婚姻登记专用章”。 用伪造的离婚证明顺利骗领了与刘晓月的结婚证,后续还凭着这份假证明,补领了与钱某的离婚证,彻底掩盖了重婚事实。 2011年4月,怀着三个月身孕的刘晓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进了这场从一开始就注定破碎的婚姻。 婚后的裂痕,从陈达越来越稀薄的存在感开始。 因工作原因长期驻守南京的他,与在苏州生活的刘晓月只能周末短暂相聚,随着孩子出生,两人的关系愈发疏离。 2012年春节,刘晓月意外摔伤,行动不便的她急需照顾,可多次联系陈达,都被他以“工作繁忙”“出差在外”等理由推脱。 真相败露后,陈达的一系列操作更显无耻,他先是利用公职身份找单位领导出面劝和,又当着刘晓月的面下跪道歉、写下保证书,靠着“为孩子着想”的话术暂时稳住了想要维权的她。 2013年,陈达因重婚问题被开除党籍,却依旧没有悔改之意。 三年后忍无可忍的刘晓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婚姻无效并追究陈达重婚的刑事责任。 可在调解阶段,陈达的律师以“一旦定罪将无法拿到任何补偿”为由百般劝说,为了孩子的抚养费和基本生活保障,刘晓月最终选择妥协,双方达成协议。 陈达每月支付1万元抚养费,分6年给付240万元经济补偿。 让她始料未及的是,这份饱含期待的调解书,最终成了一纸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接下来的几年,刘晓月的生活坠入深渊。 没有固定工作的她,要独自抚养两个孩子,还要承担母亲的医药费,只能靠两次抵押房产借贷维持生计。 为了寻找陈达的下落、申请法院执行,她频繁往返苏州与南京之间,光是路费就累计花了1万多元,多年下来负债累累。 母亲为了帮衬她,忍痛卖掉了居住大半辈子的老宅,最终却在长期忧虑中离世,让她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而另一边的陈达,却如同人间蒸发,法院执行人员多次调查,都未能找到他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 2025年10月24日,法院经审理认定,陈达在与钱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刘晓月登记结婚并育有一子。 其行为已构成重婚罪,且存在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的加重情节,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3个月。 判决结果一经曝光,立刻引发全网热议,网友纷纷质疑,240万补偿只给2万,这惩罚力度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已在积极整改。 湖北赤壁法院就联合检察、公安、民政等部门,建立了“公安立案+检察监督+司法兜底+行政纠错”的虚假婚姻登记处理机制。 13年的艰难维权,刘晓月赢了官司,却没能真正挽回属于自己的权益。 但她的坚持,不仅让重婚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也为更多遭遇类似困境的受害者敲响了警钟。

0 阅读:150

评论列表

心疼了信碰了

心疼了信碰了

4
2025-11-10 16:15

特么的重婚罪就调解了?

猜你喜欢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

戴婚纱聊军事